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孟津大阳河古寨

(2012-06-22 21:58:00)
标签:

微卫星

视觉

摄影

洛阳

孟津县

分类: 人文风俗

    阳河古寨位于孟津县城关镇寺河南村,大阳河村曾叫“大杨河”,以村西河岸上曾有三株九丈九尺高的大杨树而得名。旧时,大阳河以富裕而远近闻名。该村大多数人家姓贾,族人以其七世祖贾之彦为荣。贾之彦,字汉公,号瀍溪,康熙辛未年间(公元1691年)进士,做过甘肃会宁邑侯。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他辞官回归故里,在村中建立义学,亲自启教后生。大阳河村今存许多明清时期的宅院。这些宅院临河东西排列,坐北向南,多为三进院落。每进院落均有上房和对列的厢房。其前两进的上房都很轩敞,房顶呈“五脊六兽”状;最后一进的上房为砖券窑洞,分上下两层,中有木楼板相隔。窑外崖壁皆砌以青砖,上面嵌有青石横额,横额的内容丰富多彩。

 

【原创】孟津大阳河古寨

临河而居的村庄街道

 

【原创】孟津大阳河古寨

每个院落多为三进院

 

【原创】孟津大阳河古寨

影壁

 

【原创】孟津大阳河古寨

只是一些住户的临街的房屋已经倒塌了

 

【原创】孟津大阳河古寨

只剩下最后一进住房

 

【原创】孟津大阳河古寨
最后一进为砖券窑洞,分上下两层,两层之间多为木板,个别的是原始土层

 

【原创】孟津大阳河古寨

这是一层通往二层的木楼梯


【原创】孟津大阳河古寨
也有的是砖垒的楼梯

 

【原创】孟津大阳河古寨

这是位于二层的地道口,乱时可以从此地道逃走


【原创】孟津大阳河古寨

    村民贾西安家的崖壁上有三块横额,东边一块的文字是“辉东壁”,西边一块的文字是“迈西清”,中间一块的文字是“惠迪吉”。至今,这些深宅大院仍能显示出贾氏家族当年富甲一方的程度。

 

【原创】孟津大阳河古寨


【原创】孟津大阳河古寨

【原创】孟津大阳河古寨

一通牲口石槽还放在院子里,但全村能看到的牲口不多了


【原创】孟津大阳河古寨
街头的石磨看似还在使用中


【原创】孟津大阳河古寨
此路可通往村落的高处


【原创】孟津大阳河古寨

【原创】孟津大阳河古寨
居高临下,整个村落尽在眼中


【原创】孟津大阳河古寨

 

【原创】孟津大阳河古寨

 

附录:大阳河(郭长军  孙建林,洛阳日报,2008.7.17)

    大阳河村坐落在孟津县城西南方的瀍河左岸,上距九泉水库约1公里。村子曾叫“大杨河”,以村西河岸上曾有三株九丈九尺高的大杨树而得名。旧时,大阳河村以富裕而远近闻名。

  现在,村中仍存有许多明清时期贾氏建造的宅院,多为三进院落。每进院落均有上房和对列的厢房,其前两进的上房都很轩敞,房顶呈“五脊六兽”状;最后一进的上房为砖券窑洞,分上下两层。窑外崖壁皆砌以青砖,上方多嵌有青石横额。今村民贾西安家的崖壁上有三块横额,东边一块的文字是“辉东壁”,西边一块的文字是“迈西清”,中间一块的文字是“惠迪吉”。现今,这些深宅大院虽然破损,但仍能显出贾氏家族当年富甲一方的程度。

  大阳河村大多数人家姓贾,他们以其七世祖贾之彦为荣。他是康熙辛未年间的进士,做过甘肃会宁邑侯。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他辞官回归故里,在村中建立义学,亲自启教后生。今村子南边、瀍河左岸,义学旧舍尚存。学舍为二层阁楼,下为券窑,上为瓦房,总面积约110平方米,名曰文昌阁。其下层正壁上,嵌有“瀍阳书斋”一石匾。文昌阁中镶嵌着《瀍阳义学记》、《训家要略》等多方石碑,碑文为贾之彦所撰。贾之彦先生于《瀍阳义学记》中表明了其办学宗旨:“学者也,非徒取荣名与厚禄,所以致知力行,求为圣贤也。”他还用抒情的笔调赞美这里的学习环境:“瞻彼室号,瀍水之滨,山围水环,翼然中存。”

  瀍河枯道在村西由北而南,再东而北,绕成一个“几”字形。其中间是一座有20多亩大的土台。旧时,台上有一座“中阳寺”寺院,今已无存。土台北面的山坡上和土台南端,其下长眠着中阳寺的历代僧人。村民们称这两处地方为“和尚坟”。

  据说明朝时,宪宗的第四子朱祐杬带着妻子在河洛地区流浪。一天,他们来到大阳河村,在瀍河左岸的大杨树下,遇见了一僧一道。僧人称南轮法师,道人号高贞道人。高贞道人对朱祐杬说:“你妻所怀之子将来要登基的,希望你儿即位后,能在此修建一座中阳寺。”当下,南轮法师和高贞道人一起送给朱祐杬夫妇800两文银,让他们安顿生活。不久,朱妻便生下了儿子朱厚熜。明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三月,武宗皇帝朱厚照病逝。因朱厚照没有儿子,所以皇太后张氏便命大臣们举荐继位人选。最终,朱厚熜因是宪宗之孙、孝宗之侄、武宗之堂弟,被推举为最合适的继位者。他便是年号为“嘉靖”的明世宗。

  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明世宗修建了中阳寺。旧时,中阳寺占地500亩,这些土地分布在附近的大阳河、王湾、贾滹沱村一带。数百年间,中阳寺香火不断。解放前夕,当地的一些“大烟鬼”趁兵荒马乱、寺院无人管理之机,拆毁寺院,把寺院的建筑物及其他物品变卖为吸毒之资。

  土台东北侧住着一户人家,主人叫杨春芳,是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多年来,杨春芳老人为重建中阳寺而不停奔波,多方协调。现经县、乡政府同意,她已在中阳寺原址上修建了数间寺房。解放后,考古学界发现,大阳河村是一处人类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行将实施的小浪底引水入瀍工程使大阳河人兴奋不已,他们对绿柳垂岸、清流绕舍的前景充满着期盼。

————去大阳河村,从连霍高速洛阳站出发,到牛步河左拐,沿缠河而行,五公里左右可到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