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陈家祠:岭南第一“大宅门”

(2011-11-21 22:15:22)
标签:

微卫星

休闲

影像

摄影

旅游

分类: 人文风俗

    陈家祠堂又称“陈氏书院”,坐落于广州市中山七路。建于光绪十四年至二十年(1888~1894年),由清末广东省72县的陈姓联合建造,是广东省著名的宗祠建筑,主要作用是为全省陈姓族人在省会广州备考科举、办理诉讼、缴纳赋税等事宜提供居住场所。陈家祠的建筑装饰巧妙地采用了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铜铁铸及彩绘壁画等工艺进行装饰,其建筑结构可分为三轴、三进,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祠堂的每进之间既有庭院相隔,又利用廊、庑巧妙地联接起来,共有九座厅堂和六个院落,祠堂的整体布局上下对称,殿堂楼阁,虚实相间,气势雄伟。1959年,郭沫若同志到此游后即席赋诗赞道:“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1988年,陈家祠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以“古祠流芳”的景名入选“羊城八景”,成为广州最靓丽的“文化名片”。

 

【原创】陈家祠:岭南第一“大宅门”

    陈家祠主体建筑坐北朝南,正门东西两边共有6幅巨型砖雕,西边3幅正中为“梁山聚义图”,两边分别是“桐柳杏凰群图”和“松雀图”,画面空白处有名家诗句陪衬。东面墙上的砖雕与西面对称,中间是“刘庆伏狼驹”图,取材于西汉时刘庆降服西夏进贡的一匹名为“狼驹”的烈马的故事;左右两边分别是“百鸟图”和“五伦全图”,空白处同样陪衬着名人诗句。这几幅砖雕无论规模还是雕刻技艺,都堪称南派砖雕的代表,在全国也属罕见。

 

【原创】陈家祠:岭南第一“大宅门”


【原创】陈家祠:岭南第一“大宅门”陶塑五彩缤纷,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原创】陈家祠:岭南第一“大宅门”

【原创】陈家祠:岭南第一“大宅门” 峨然高耸、装饰极其华丽繁复的屋脊


【原创】陈家祠:岭南第一“大宅门” 
【原创】陈家祠:岭南第一“大宅门”

      大门两侧,各立一只高2.55米、直径1.4米的大石鼓。据介绍,在陈家祠建成两年后,族人陈伯陶科举考中探花,清政府特赐殊荣,允许陈氏家族在宗祠前立巨型石鼓,以示彰表。该石鼓也是陈家祠门第与功名的象征,为目前广东省保存规模最大的石鼓。


【原创】陈家祠:岭南第一“大宅门”

       跨进大门,一具四扇镂空双面雕屏风隔开了院落隐约可见的光景。每扇屏风高4.5米,宽1.3米,屏风上雕琢着诸如“英雄图”、“太史第”、“渔樵耕读”、“荣归故里”、“渔舟唱晚”等传统题材,构思巧妙、雕工细腻。


【原创】陈家祠:岭南第一“大宅门” 聚贤堂:是当年族人举行春秋祭祀或议事聚会的地方,开阔而通透。

【原创】陈家祠:岭南第一“大宅门”转过屏门,两条长廊分列左右,廊上装饰着广东地区独特的灰塑。

【原创】陈家祠:岭南第一“大宅门”

 

【原创】陈家祠:岭南第一“大宅门”

       陈家祠的石雕主要是采用麻石石材。多用在廊柱、月梁、券门、栏杆、墙裙、柱础和台阶等地方。聚贤堂前的月台石雕栏杆,是书院石雕装饰工艺的典型,它融洽了圆雕、高浮雕、减地浮雕、镂雕和阴刻等多种技法,以各种花鸟、果品为题材,用连续缠枝图案的表现形式进行雕饰。又把双面铁铸通花栏板嵌入栏杆中,使呈灰白淡雅的栏杆在色调深沉的铁铸栏板映托下,对比鲜明,主题突出,极富装饰效果。

 

【原创】陈家祠:岭南第一“大宅门”


【原创】陈家祠:岭南第一“大宅门”

       石栏杆中嵌有铸铁栏板,即佛山铁画。其正面6幅为麒麟玉书凤凰图,台阶两边是双龙戏珠,还有三阳开泰、年年有余等。这些铁铸由佛山生铁铸造,打制或铸造而成,工艺精湛,构图精美。

 

【原创】陈家祠:岭南第一“大宅门”

【原创】陈家祠:岭南第一“大宅门”


【原创】陈家祠:岭南第一“大宅门”

【原创】陈家祠:岭南第一“大宅门” 栏杆上的石狮子造型独特,尤其是耳朵

【原创】陈家祠:岭南第一“大宅门”

 

【原创】陈家祠:岭南第一“大宅门”


【原创】陈家祠:岭南第一“大宅门”

【原创】陈家祠:岭南第一“大宅门”

【原创】陈家祠:岭南第一“大宅门” 
陈家祠中的木雕数量最多,规模亦大,内容丰富。

 

【原创】陈家祠:岭南第一“大宅门”

       在聚贤堂的建筑与构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它的20扇雕花门档。东厅四扇为《三国演义》故事,有“长坂坡救阿斗”、“赤壁之战”、“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中间门档雕刻的内容为从商周到宋代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如《隋唐演义》中的“太白退番书”,《说唐全传》中的“郭子仪上寿”、“薛仁贵东征”等,共计12幅。西厅四扇为《水浒》中的“拳打镇关西”、“血溅鸳鸯楼”、“三打祝家庄”等内容,这20扇门档堪称“木刻钢刀雕就的历史故事长廊”

 

【原创】陈家祠:岭南第一“大宅门”

       后进大厅三间是安设陈氏祖先牌位及族人祭祀的厅堂。大厅面宽五间,27米,进深五间,16.40米。用瓜柱抬梁,21架5柱后墙承重,前出卷棚式廊。


【原创】陈家祠:岭南第一“大宅门”

厅后老檐柱之间装有高达7米多的木镂雕龛罩


【原创】陈家祠:岭南第一“大宅门”


【原创】陈家祠:岭南第一“大宅门” 

【原创】陈家祠:岭南第一“大宅门”

 
【原创】陈家祠:岭南第一“大宅门”
具有上世纪60年代特色的瓷盘


【原创】陈家祠:岭南第一“大宅门”
展览中的白猴砚

【原创】陈家祠:岭南第一“大宅门” 陈家祠前广场牌坊

 

附:感谢新浪旅游博客首页推荐

【原创】陈家祠:岭南第一“大宅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