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春赋——何水法画展》日前在洛阳博物馆新馆展出。何水法是我国当代花鸟画界的领军人物,其娇艳欲滴的牡丹图更是享誉海内外,年轻时就有“牡丹王子”之称。著名书画大师刘海粟、谢稚柳对其作品极为激赏,称其“牡丹图精极妙笔”。这次展览共展出水墨、赋色、没骨、写意、兼工带写等多种面貌的作品近80幅,其中大部分是首次与观众见面。在众多作品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何先生春节期间创作的鸿篇巨制《洛神春赋》,画中66朵姿态各异的牡丹盛开于长7.8米、高2米的纸上,或低首含羞或吐蕊盛放,充分显示了何水法作为当代泼墨大写意花鸟绘画领军人物的实力。

据何水法介绍,《洛神春赋》起笔时恰值中国传统节气立春,之所以绘66朵牡丹,一是取六顺之吉,应和新春喜庆之意,二是暗合自己的年龄,有纪念意义。《洛神春赋》创作期间灵感勃发,挥笔泼墨时酣畅淋漓,几次运笔泼墨奋战至凌晨,如此巨制几乎是一气呵成。
《洛神春赋》气势恢弘,开合跌宕间有气流运转其中,充满艺术震撼力。丰富的细节,笔精墨妙,气韵生动。这样一幅构图丰满、节奏感强的作品在用笔和用色方面也有独到之处。66朵牡丹不但姿态各异,表现手法也各有不同,有泼彩、有集点、有勾线、有没骨……笔笔到位,缤纷绚丽。在用色方面,画家选择了自己最喜爱的红色。在水和墨的陪衬下,单一的红在画家笔下幻化出多种层次和色调,于统一中蕴涵了丰富的变化,将66朵牡丹描绘得栩栩如生。画面中色墨交融,画家在这水墨氤氲中营造出了光感与层次感,达到了出人意料的神奇效果,恰好暗合了“洛神春赋”的神韵。










附录:何水法简介:
何水法现为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教授,西泠印社理事,乌克兰利沃夫国立艺术学院荣誉博士,福建省画院、福州画院名誉院长,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