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庙会上的民间绝活

(2011-02-06 10:01:39)
标签:

微卫星

视觉

摄影

旅游

春节庙会

河洛文化

休闲

影像

分类: 休闲娱乐

    庙会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形式之一,已传承了几千年,现已成为一个巨大的文化空间,承载着饮食文化、民间工艺、民俗活动等各种文化形式。在2011年春节河洛文化庙会上就有很多民俗活动和民间绝活表演,如舞龙舞狮、杂技表演、戏曲、歌舞、捏面人、吹糖人、木偶戏、挠阁等等,多数已被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原创】庙会上的民间绝活

    二鬼摔跤是我国传统民间舞蹈节目,由单人进行表演。演员穿上特制的服装,将道具牢牢绑在背上。道具为两个木头刻绘而成的造型夸张的鬼头。“二鬼”的衣服包括两顶帽子、两件外套、两件大褂,衣服下隐藏的是木头做成的肩和腿,用几根绳子,将这个木制的道具绑在表演者的腰部。表演者的两手再穿上和“二鬼”打扮相称的鞋子,和两脚一样着地,“四脚”并用,扑滚翻腾,造成背上“二鬼”相互厮打的阵势,幽默风趣,逗人发笑。图为二鬼摔跤传人肖留学正在演出。


【原创】庙会上的民间绝活

三官庙挠阁闹新春

“挠阁”为山西北部一带的方言,“挠”意即抬起、举高;“阁”,原意指女孩儿,现引申为儿童。挠阁表演需壮汉、小孩各一人相互配合。小演员一般3岁到6岁,体重在25公斤以下,化妆并穿戴好漂亮的头饰与长袖彩衣后,被大人牢牢缚在挠阁架子上。身体壮实的汉子在下背着挠阁架子,在排鼓、铜锣、铜钗等民间器乐的伴奏下,脚下用力,以腰为轴,扭动大胯,把握重心,有节奏地扭动,并遵照指挥不时变化队形,时而左右穿梭,时而前后挪动。架上的小孩则按下面壮汉给的力度,根据器乐的节奏,在架上做出不同的表演动作。


【原创】庙会上的民间绝活

大里王舞狮

    大里王舞狮兴起于汉朝,唐宋时期达到鼎盛,发源于洛阳附近的大里王王氏居住地。汉代以后,每逢皇宫朝野举行祭祀庆典,必有狮子舞等民间社火表演。明清以后,随着河洛民间社火文化的发展,大里王狮舞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表演技巧和艺术造型。随着朝代的不断更替以及政治、文化、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里王王氏舞狮也从黄河流域传播到了大江南北,并和南方文化渗透结合,逐渐形成了北、南舞狮流派。


【原创】庙会上的民间绝活

 

【原创】庙会上的民间绝活


【原创】庙会上的民间绝活

吹糖人儿

    作为一项特殊的民间技艺,吹糖人儿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介绍吹糖人有“五字心诀”:手、眼、心、气、火,手要灵、眼要准、心要平、气要匀、火要温,关键技术就在吹和捏的功夫上。艺人们先将饴糖加热到适温,揪下一团,揉成圆球,用食指沾上少量淀粉压一个深坑,收紧外口,快速拉出,拉到一定细度时,猛地折断糖棒。此时,糖棒犹如细管,要立即用嘴吹气造型,捏出造型各异的花鸟鱼虫、人物百态等。


【原创】庙会上的民间绝活

与往年相比今年庙会上的吹糖人比较多,手艺各不相同,这位的作品使用了黄红两种色彩

【原创】庙会上的民间绝活

这位师傅的作品一招一式精益求精,注重细节的制作,讲究色彩搭配。游客爱不释手。


【原创】庙会上的民间绝活



【原创】庙会上的民间绝活

面塑

    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象征着吉祥、美丽等美好的愿望。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原创】庙会上的民间绝活

    “河洛大鼓”是一种以说、唱为艺术表演手段,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歌唱社会生活的传统音乐。当地人都称河洛大鼓为“说书”,至今在洛阳一带常把“说书唱戏”联在一起。

 

【原创】庙会上的民间绝活

汝阳木偶戏

    汝阳县陶营乡南庄木偶戏以其新颖别致的表演形式、较高的艺术价值颇受群众的欢迎。南庄木偶剧社诞生于十九世纪末,当时的木偶表演同“玩明场”(即戏曲舞台表演)一样,“生、旦、净、末、丑”各个行当分得十分清楚。木偶的脸谱、行头、道具乃至舞台场景与平常所见的曲剧别无二致,木偶们一个个活灵活现。


【原创】庙会上的民间绝活

【原创】庙会上的民间绝活

海神乐表演,演奏者大多是50岁以上的退休人员,年龄最高的有79岁

    武王灭商后,在分封诸侯的同时又分封了东、南、西、北四海之神,并制定了严格的“礼乐”制度。祭海的音乐即为“洛阳海神乐”的源头。海神,是隋唐宫廷音乐,在五代以后流入洛阳民间。由于海神是洛阳独有的民间音乐,因此又称作洛阳海神。洛阳海神乐是“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留了宫廷乐的韵味,是民族音乐的“活化石”。


【原创】庙会上的民间绝活

    演奏海神乐时,主要以古筝、管子、二胡、笙、笛、海笛、马号、云板、云锣等民族乐器演奏为主;演奏者身着古装围绕在黄罗伞下,前有仪仗队开道;演奏内容多为古曲,节奏平缓悠扬,旋律、韵味颇近宫廷音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