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雨后乌镇

(2010-07-06 17:08:25)
标签:

微卫星

视觉

摄影

旅游

旅行

风景

休闲

影像

乌镇

桐乡

水乡

分类: 人文风俗

    乌镇地处浙江省桐乡市北端,是江南水乡著名六大古镇之一,西临湖州市,北界江苏吴江县,为二省三市交界之处。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全镇以河成街,街桥相连,河埠廊坊,过街骑楼,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水阁、桥梁、石板巷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因素,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乌镇共出了近二百名举人、进士。近、现代更有文学巨匠茅盾、政治活动家沈泽民、银行家卢学溥、新闻学前辈严独鹤、旷代清才汤国梨、农学家沈骊英、漫画家丰子恺、著名作家孔另境、海外华人文化界传奇大师孙木心……他们从乌镇走出去,胸怀水乡的博大、聪慧,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书写了永不磨灭的浓彩重墨。

 

【原创】雨后乌镇

 

【原创】雨后乌镇

【原创】雨后乌镇

【原创】雨后乌镇

【原创】雨后乌镇

【原创】雨后乌镇

【原创】雨后乌镇

【原创】雨后乌镇

【原创】雨后乌镇

【原创】雨后乌镇

    江南木雕陈列馆。这里原是东栅徐家的豪宅,又名百花厅,以其木雕精美而闻名。它雕梁画栋,尤其是门楣窗棂上的人物、飞禽、走兽,通过圆雕、平雕、透雕、镂空雕等表现手法表现得出神入化。


【原创】雨后乌镇
郭子仪祝寿骑门雕花大梁长四米 ,宽约40厘米,用整块樟木精雕而成


【原创】雨后乌镇
雕刻着唐中兴名将郭子仪做寿的场面,人物个个神态逼真,栩栩如生

 

【原创】雨后乌镇


【原创】雨后乌镇

【原创】雨后乌镇

 

【原创】雨后乌镇

    修真观戏台是道观的附属建筑,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与修真观一样屡遭毁损,但1919年的那次修缮后,便一直保持到今天。戏台为歇山式屋顶,飞檐翘角,庄重中透着秀逸 。梁柱之间的雀替均为精致的木雕,艺术价值极高


【原创】雨后乌镇
修真观在乌镇中市。北宋咸平元年(998年),道士张洞明在此结庐, 修真得道,乃创建“修真观”

【原创】雨后乌镇
修真观共设三进,一进为山门,二进是东岳大殿,三进为玉皇阁;两边分设十殿阎王、瘟元帅、财神等配殿


【原创】雨后乌镇

    夏同善字子松,仁和人。咸丰丙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吏部侍郎。谥文敬。鲜有人知夏同善何许人也,但却无人不知杨乃武与小白菜,当年杨葛冤案震惊朝野,最后便是这位夏翰林为小白菜翻的案


【原创】雨后乌镇

    夏同善翰林第,可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主轴线,三间三进。大门前有一对大理石滚墩石,显示出萧家的不同凡响。进门厅的第一道门,可见门楣上有横“顶栋”即5个雕花短木,门槛奇高,跨越不易,但中间一截可以卸下,称为“德槛” 。平时不开正门,进出有两旁边门。再往里是第三道门,即头墙门,过了此门是一个小小的石板天井。这是第一进。跨过天井是正厅,为第二进。正厅是平厅,梁上供着珍藏有圣旨诰命的两个大红镂金漆木盒。在后面紧接着的两厢是楼房,靠墙有甬道相连。这种结构别处少见,大概与地基逼仄有关。再往里过二墙门,是三进的后小楼厅。


【原创】雨后乌镇

【原创】雨后乌镇

【原创】雨后乌镇

【原创】雨后乌镇
立志书院,是茅盾小时读书的地方


【原创】雨后乌镇

【原创】雨后乌镇

【原创】雨后乌镇

【原创】雨后乌镇

【原创】雨后乌镇

【原创】雨后乌镇

    中国的蓝印花布世界闻名,乌镇则是蓝印花布的原产地之一。宏源泰染坊始创于宋元年间,原址在南栅,清光绪迁址于此


【原创】雨后乌镇
三白酒作坊。《乌青镇志》上说:“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是名”。此酒醇厚清纯、香甜可口

 

【原创】雨后乌镇


【原创】雨后乌镇
这儿展示了晚清至民国时期乌镇民间有关寿庆礼仪、婚育习俗和岁时节令等民俗 


【原创】雨后乌镇

    江南百床馆,是中国第一家专门收藏、展出江南古床的博物馆,内收数十张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图为清·拔步千工床被誉为“ 镇馆之床”,用料为黄杨木,长217公分,深366公分,高292公分,前后共有三叠,此床历时3年方才雕成,用工千余,故有其名。


【原创】雨后乌镇

【原创】雨后乌镇

【原创】雨后乌镇

【原创】雨后乌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