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雨中云台山:红石峡

(2010-05-17 21:34:25)
标签:

微卫星

视觉

摄影

美图

休闲

影像

风景

旅行

旅游

云台山

红石峡

修武

分类: 自然风景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修武县境内,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同时又是河南省唯一一个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红石峡景区是云台山旅游景点的精华。红石峡也叫温盘峪,位于子房湖南,峡谷两侧的岩壁呈红色,故曰红石峡。景区内秀幽雄险,集泉、瀑、溪、潭于一谷,素来享有“盆景峡谷”的美誉。峡谷南北长约1500米,宽3-10余米,两岸峭壁山石秀丽,仿佛鬼斧神工。5月16日陪海南朋友阿雄前往游览,一路上细雨蒙蒙,雨中的红石峡青山碧水,岩石越发红润。可就是人多的很,这条峡谷花费了2个多小时才走完。

 

【原创】雨中云台山:红石峡从一线天桥上俯视


【原创】雨中云台山:红石峡
【原创】雨中云台山:红石峡

还没有进入峡谷,人已多得寸步难行

 

【原创】雨中云台山:红石峡

人们排着队经受着细雨的洗礼

 

【原创】雨中云台山:红石峡


【原创】雨中云台山:红石峡
【原创】雨中云台山:红石峡
【原创】雨中云台山:红石峡
【原创】雨中云台山:红石峡
【原创】雨中云台山:红石峡
【原创】雨中云台山:红石峡
【原创】雨中云台山:红石峡
【原创】雨中云台山:红石峡
【原创】雨中云台山:红石峡

 

链接:红石飞瀑觅源头——游云台山红石峡记(文/丑树林香醪坊)

    深山多峡,云台山尤其如此。从潭瀑峡归来,去另一个景点——红石峡。
    山路顺一道沟蜿蜒流淌。车子在青翠的波峰浪谷间婉转迂回,飘摇而下。车行十几分钟,又回经子房湖水库。去的时候没有注意,现在放眼望去,湖下矗立一道大坝,像值勤警察伸出的手臂,一声号令,把千溪万壑奔来的泉流揽入怀中。子房湖就有了一片开阔的水面,湖深水碧。微风艳阳,湖面涟漪漾漾,细波粼粼。一艘游艇在湖中游弋,犁开湖水,翻一抹雪白的浪迹,尾巴样向两边播撒开来,艇上五六个青年男女,多彩的服饰与碧水形成反差,色调及其艳丽,给幽静的子房湖平添了几分生气。这是一幅生动优美的风景画卷。几个人拿出相机,调焦扫描,隔窗将画卷摄入镜中。
    辞子房湖再往下走,山势渐行渐平,极目可见远处平原上的村庄和田亩。我有些疑惑,深峡秀水常匿于苍山雾岫。此处几欲出山,哪里来峡谷幽潭呢?
    车子弯进停车场。游人跟导游弃车步行。停车场一角,几块小石簇拥一方巨石,镌刻“红石峡”描红隶书。我搜寻一周,看不出附近有深沟高垒。茫然间前行几步,一个急转,便踏上一座桥,桥也洋洋大观。凭栏鸟瞰,桥下是一条极深的涧峡,深成墨色。到了底部,峡的两侧崖壁窄成一条石缝。导游介绍,这就是红石峡了。隐约可见桥下有一座小桥,接峡底两岸,供游人行走。人在桥上萎缩成五彩虫蚁,缓慢爬行。找不到接连小桥的路,人从崖壁上幻出,又隐遁于另一侧崖壁。我不禁感叹山中气象,真是一步一景,十步一趣。刚才还疑惑红石峡或许子虚乌有,原来就在平淡无奇中别开生面。
    到桥对岸,经《震旦苑》述记碑,过波痕石。脚下是百丈悬崖,神人一剑,天公一斧,干干脆脆就斩断人间去路。颤颤惊惊拂开一丛灌木,见崖壁上栓一条石阶,径直垂挂下去。像古时城墙上甩下的云梯,仿佛在悠悠晃动,令人目眩。石阶仅容一身,如果上边有谁失足扑倒,那一定会带来多米诺骨牌的效应,不堪设想。扶索链一阶一趋攀援而下,竟累出满身大汗。转身抬头,一窟人工开凿的石洞突兀迎面,弄得人措手不及,对洞尴尬许久。似乎石洞刚从天外飞来,它也是来探访红石峡的,尚未站稳脚跟,见游人无路行走,焦急难耐,于是善心大发,舍己忘我,权且驻足导引游人。未进洞,便有轰轰水声从身侧传来,听去很近,寻觅时见一条干涸的河床,万担卵石平铺在河底,不知已有多久未经水流浸泡,白花花似一条素练款款舒卷到远方。但闻水声而不见水流,仿佛有遗落隔世之感。
    穿过三五十米长的山洞。洞开处丹峡碧水,别样一番美景便奔来眼底,人已置身在红石峡中。深峡两侧崖壁纹理交错,层层叠叠,好像远古之人垒砌而成,似有规则又无规则,似精心设计又随意搭放。壁石呈赤红色,据壁上勒文介绍,此石富含石英,隆出地面后经数亿年氧化,形成丹霞地貌。崖壁环抱一片深潭,潭水幽碧,微波不兴,静出极致况味。凡石大都爱水,山无水不秀,水无石不奇。向下,一孤石扼立峡口,试图截断出潭的水流,水从孤石两侧绕跃而过,跌入峡谷深渊,惊叫出嗵嗵哗哗之声,震耳欲聋。这便是刚才听到的水声了。远眺,又有一石撑卧峡嘴,水从石背跨过,盛开为一朵硕大的白菊,在狞秀的红石间妩媚绽放。踏上刚才看见的便桥仰视,崖顶天呈一线,曲折成一段光亮的回廊,刚才通过的桥梁已作天宫飞虹,又像悬在头顶的弯弯云月,小成一掬天景。令人感叹刹时天上人间,神功造化,味趣横生。
    沿着一条从崖壁上凿出来的小径,人嵌在崖壁中且看且行。导游介绍,开凿这条石径花费了十六年时间。人类对美景的向往与对美味的向往一样,是钟爱有加锲而不舍的。小径一会儿贴在这边,一会儿又被几块踏石引向那边,在峡谷旁溯流而上,浑然融入景趣。
    红石叠出千姿百态,芳草灌木从石缝中伸出点点簇簇的青翠。水静时如碧玉,动时如琼浆,被千姿百态的红峡秀石抚弄得千娇百媚。一会儿是相抱涌流,声若洪钟;一会儿是涓流缓缓,浅吟潺潺;一会儿又潜入石下,吞声匿行。
    一行人说含羞石,读逍遥石,笑相吻石,到黄龙潭。崖壁横戳在峡谷中,蛮横霸道,不讲道理。把峡谷逼到一边,挤成纤纤幽隙。路随石转,石转景开。但见巨瀑雾列,如万重帘幕从天际垂落,中间大流似万斛珠玑,哐哐嗵嗵倒将下来,直落潭内。左边万千细流,或密或疏,欢蹦乱跳,跌碎在潭边石上,跌出英勇壮烈,跌出胆略豪气。有几柱水流,从崖壁半腰蓄势喷出,像一群童子天真的尿远比赛,与直下的水流交相措置。右边崖壁上青苔铺展,瀑水贴青苔缓行疾走,青苔上挂满银珠,如银丝织就的翠锦绣缎。巨瀑细流,各呈异彩。这是一支规模超常的交响乐团,有黄钟大吕,有柔管短弦。天才的指挥家藏在幕后,调度他的乐队演奏出天倾山裂之响,虎啸马嘶之声;东部是野吼妇泣,西部是鸡叫虫唧;珠落玉盘,蛙鸣蝉噪,嘈嘈切切,风舒雨骤。佳音绝唱,妙曲得于天籁。
    别黄龙瀑,沿石阶虎跳蛇行,首龙瀑便映入眼帘。水无骨而性刚,石外硬而实柔。水石相搏,水进石退。所以飞瀑之下必有深潭。深潭是飞瀑千万年冲刷的结果。首龙瀑也称首龙潭。瀑从崖顶倾来,几十米高的崖壁上参差伸出石台,把首龙瀑断为错落几级,无章无法,却有境有意。落水击石,卷起雾浪白烟,在阳光照射下烁金烁银,蔚为壮观。
    我去过不少沟峡,看过不少潭瀑。逆沟峡而上,不时有溪流相会,越往上水越弱,潭越浅,瀑越瘦。行至源头,有的水成一线,有的枯为滴泉,游人看到究竟,尽兴而归。而这红石峡特殊,一路走去,没有溪壑加盟,水流不减其势,潭瀑更为壮观。正疑惑不解,随导游已走出红石峡。句号画得过于仓促,令人陡生遗憾。走过一片凄草茂木,子芳湖水库大坝突现眼帘。坝侧导流孔泻一股流水。入峡造景,便成首龙瀑。我恍然大悟,这就是红石峡的源头了。原来峡水来自于子房湖。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攀上大坝,导游说云台山景区的水流,都汇入子房湖水库。这样一说,子房湖还不是红石峡的源头。回望群山,茱萸峰坐大领首,众峰簇拥竞秀,横空出世,云雾在峰腰缭绕低徊,神秘着多少人间仙境。潭瀑峡、泉瀑峡、青龙峡蕴含其中。蝴蝶泉、不老泉、云台天瀑等或轻吟浅唱,或狮吼雷鸣;或漫步趋行,或昂首挺进,一路向子房湖集结。我又一次恍然大悟:红石峡的源头是从大山中走出的万千泉溪啊。
    我头脑中突然幻化出一幅动态景象:许多年前有一个天国,国王为了察验臣民们对他的忠心,精心设计了一幕骗局。他召集各路诸侯开会,谎称红石峡下有一个小国,人心刁顽,桀骜不驯;不愿臣服天国领导,暗地秣马厉兵,企图谋反。他要组织一次征讨,踏平弹丸小国,以除天国腹患,永保天国太平。各路诸侯回去后紧急动员,带领所属人马到子房湖集结。国王把他们编成作战队形,开誓师会,赐壮行酒,许诺战后论功行赏,国王不吝高官厚禄,香车宝马,金帛美人。把将士们鼓舞得群情激奋,摩拳擦掌。然后一声号炮,大军出征。谁知那红石峡并无行路,险象环生。他的臣民们队队豪杰,个个忠勇,遇险不惧,逢山开路;竭诚用命,慷慨赴死,无怨无忧。在红石峡演绎出一段可歌可泣的壮阔景象,美妙图画。但他们再也不能回到他们如诗如画的天国,揭露国王的骗局,因为国王没有给他们归路。他们寻觅着陌生的前途,汇入黄河,奔流入海。国王至高无上,金口玉言,不可更改。他的骗局已延续万年亿年,只要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他的骗局还要延续万年亿年。
    今天,人们蜂拥云台山,蜂拥红石峡,争相观看天国臣民舍生忘死的雄态丽姿,坚韧豪迈的铁言石唱。悦情悦智,娱心娱身。
    由于行程安排,云台山景区的十大景观,我们只去了两个。坐在车上,意念还在红石飞瀑间逗留赏玩。寄情山水,放浪形骸,是人生大趣。我期待着下一次的云台山游历,虽然没有行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