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初识国学

(2009-10-24 20:29:22)
标签:

微卫星

摄影

视觉

休闲

影像

国学

傅佩荣

儒家

道家

太平洋人寿

洛阳

分类: 教育教学

    今天上午洛阳首届太平洋保险经济、文化论坛暨太平洋寿险乔迁庆典在新区歌剧院隆重召开,特邀台湾国学大师傅佩荣莅临会场就“儒家智慧与现代人生”、“中国文化与领导者人格塑造”等主题畅谈了有关国学的精华所在。在6个小时的论述中,傅教授旁征博引、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儒家、道家、易经等传统文化及其与现代思想的交融,并回答了大家感兴趣的问题,使与会者受到了一次心灵的震撼与启迪。

 

【原创】初识国学

市领导吴中阳、白志刚、杨萍、谢留峰等和中国太平洋人寿河南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周晓楠出席论坛

 

【原创】初识国学

 吴中阳副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论坛的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启动论坛按钮,礼花满空飞舞

 

【原创】初识国学

来自台湾的著名国学大师傅佩荣教授作专题讲座,上下午各一场

 

【原创】初识国学

 

【原创】初识国学

 

【原创】初识国学

入场门票,票价不菲

 

链接:

    1、傅佩荣简介:

    傅佩荣(Fu, Pei-Jung)先生,祖籍上海,生於1950年6月12日,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毕业,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专攻宗教哲学。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所教授。2009年6月,他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孟子的智慧》

    学术专长:儒家、形而上学、先秦哲学、宗教哲学。曾开设课程:宗教哲学、哲学与人生、儒家哲学研究、形而上学、论语解读、哲学英文、西洋哲学史、先秦儒家哲学。

    傅佩荣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皆有成就。近三十年都在研究哲学,近二十年都在研究国学。由于父母信教的原因,西方的传统从小对他影响很大,所以他先学习了西方哲学。二十三四岁开始学中国的哲学,进入台大哲学研究所,师从方东美先生,了解了中国的哲学有独特的价值,才真正开始对中国哲学的研究。40岁以前接触的都是儒家的思想,40岁以后开始专心研究道家思想,50岁以后就研究《易经》。五十岁以后,专心注解传统经典,已重新解读《论语》、《孟子》、《老子》、《庄子》、《易经》,在国学经典诠释方面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2006年九月首开大陆问道,先后在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开展了一系列国学演讲,引起了热烈反响。2007年夏秋,傅教授应大陆企业界邀请,为企业管理高层开展了几十场国学讲座,获得一致好评。

    主要著作:著有《儒家哲学新论》、《中西十大哲学家》、《西方心灵的品味》、《不同季节的读书方法》、《为自己解惑》、《人生问卷》、《四书小品》、《文化的视野》《厘清自我的真相》、《管理自我的潜能》、《探索生命的价值》、《走向智能的高峰》《转进人生顶峰》、《活出自己的智能》、《那一年我在莱顿》、《珍惜情缘》、《人生问卷》、《从自我出发》、《四书小品》、《哲学入门》、《生命重心在何处》、《柏拉图》、《中西十大哲学家》、《新世纪的心灵安顿》、《论语解读》、《庄子解读》等八十余种,以及有声书系列《创意人生》与《重建心灵》等。

  大陆出版有:傅佩荣国学精品集(共10册),即《解读老子》、《解读论语》、《解读孟子》、《解读庄子》、《解读易经》、《傅佩荣<论语>心得》、《傅佩荣<庄子>心得》、《傅佩荣<四书>心得》、《傅佩荣细说孔子》、《听傅佩荣讲国学》;

  傅佩荣心灵关怀作品集(共9册),即《自我的觉醒》、《西方哲学与人生(第一卷)》、《西方哲学与人生(第二卷)》、《听傅佩荣讲人生问题》、《哲学与人生》、《智慧与人生》、《心灵导师》、《赢的人生哲学》、《智者的生活哲学》;

  《傅佩荣细说老子》、《傅佩荣读孔孟论人生》、《不同季节的读书方法》、《抗压有方法》、《人生需要几座灯塔》、《生命重心在何处》、《孔子的生活智慧》、《人生中不可不想的问题》、《人生问卷》等。

 

    2、何谓国学

    “国学”,顾名思义,中国之学,中华之学。秦砖汉瓦,非秦(有英语China为证)即汉(Han Studies),自汉代以降,国力鼎盛,海外又称大汉民族之学为“汉学”,考据学虽然证实“汉学”一词至迟在南宋已较常见,狭义所指为两汉时期的经学学术思想,而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于名物、于训诂,后世因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但海外所指汉学,或者又可理解为大汉民族之学,即对中国的研究,尤特指关于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囊括中华六艺五术,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五术指山、医、卜、命、相等五术,更有宽泛的解释,把百家之术,如儒、释、道、兵、法、墨等百家之说收于国学囊中,如此,则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都能称为“国学”,其中除了佛教是外来宗教,其余全是诞生于中华本土,所以,国学又称为“中国学”、汉学。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国学大师不完全名单:

  俞樾孙诒让杨守敬王先谦刘师培严复沈曾植王国维辜鸿铭廖平黄侃章太炎鲁迅钱玄同吴梅罗振玉蔡元培沈兼士傅斯年余嘉锡柳诒徵吕思勉胡适汤用彤陈梦家马一浮熊十力张君劢蒙文通陈寅恪范文澜陈垣郭沫若唐君毅顾颉刚吴宓赵元任徐复观金岳霖王力高亨夏承焘梁漱溟钱穆冯友兰任中敏牟宗三梁启超康有为钱锺书梅光迪马衡钱基博刘文典胡小石蒋廷黻汪辟疆翦伯赞 朱师辙陈中凡侯外庐张舜徽欧阳竟无姜亮夫王利器程千帆钱仲联张岱年启功季羡林任继愈饶宗颐南怀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