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公岭是介子的隐居地、焚身地和享祀处,是介之推伟大精神的承载地。这里四面环山,前沟后川,左泉右谷,松柏苍翠,山花烂漫。在此观云海,云雾苍茫,如万马奔腾,海市蜃楼。上看天堂仙境,平看白纱遮山,下看寺庙金壁辉煌。登介公岭可以从一条幽静的狭谷——栖贤谷蜿蜒而上,据传当年介之推就是从这狭谷中到达归隐地的,也可以在栖贤谷口乘电梯直上,或从碑苑乘缆车从另一端直达山顶。

介公岭是一个方圆约10华里的山头,各种形态的古柏参天拔地,一条登山步道直达介公墓

介公墓甬道,两侧石俑、石雕三牲、石雕、下马石肃穆庄严

介公墓是一个圆形山丘,位于介公岭峰顶,海拔1800米。上有苍天为盖,后有青山为屏,前有苍莽为帐,介公墓四周松柏环绕,簇拥介公墓于其中。介公墓是晋文公为怀念介之推而敕令修建的衣冠冢,希望以此寄托深深的哀思。登临介公墓后,才能发现,原来远处瞭望到的介公岭的峰顶,竟然就是介公墓高高隆起的陵寝顶端。介公墓中间一条笔直的甬道静静地铺到石制供桌前。

介公墓两侧为两座石制“忠孝”、“清烈”坊

墓地有元、明、清历代墓碑数通



站在峰顶俯视山下的停车场和水涛沟宾馆,那是我们投宿的地方

绕过山岭下到半山腰就是介子祠

介子祠修建在深邃的山凹里

庙貌宏伟,洞窟依山而凿,洞高22米,宽40米,进深25米,三层飞檐抱厦,金碧辉煌,可谓天下最大的石窟祠庙,正中供奉介子神像,高11米,神态安详、古朴凝重,左右两侧供奉介母和介神庙第一代主持解张金妆塑像。大殿中央有与山岩为一体的两根擎山石柱,彩塑有介之推的生平事迹和成仙后的灵验应化事迹,彩塑工艺色泽鲜明、流光溢彩,红飞黄舞。

介子祠前面是8个介子文化忠义礼信的四棱塔


介子祠全景




介子祠画廊,反映了与介子推有关的历史人物的概况

文彦博画像

盆泉

碑苑里陈列着历代帝王、文人的碑刻

无字碑


百寿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