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微卫星
微卫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4,509
  • 关注人气:23,03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游览牛心山

(2009-08-14 15:57:37)
标签:

微卫星

休闲

影像

贴图

观光

旅游

美图

摄影

视觉

偃师市

牛心山

分类: 自然风景

    洛阳距偃师市(县级市)不远,但去的不多。8月13日,乘去该市出差之际,在常局长老兄的陪同下游览了牛心山的风光。牛心山位于偃师市大口乡山张村,海拔590米(又说791米),有文称这里东距登封嵩山少林寺45里,西距洛阳龙门石窟45里,牛心山恰居其之正中。牛心山古称文印山,因其颠有状若牛心之红石故有名牛心山,当地人俗称南台山。

 

【原创】游览牛心山

    孤傲高峻的牛心山,自古被誉为福泽之地。相传,道教掌门祖师与佛教主神观音,为了争夺这一风水宝地,曾进行了一场激战,结果佛胜道败,牛心山从此成了观音的发祥之地,祖师败走武当,另觅乐土。

 

【原创】游览牛心山

    牛心山突兀耸立,孤傲峻拔,气势磅礴,视群峰如俯拜,看诸峦似垂首,颇含庄严之尊。乾隆《偃师县志》上说:“牛心山,其山岿然,高插云霄,盘乎平塘之中,出乎众山之表。”抬头望去,山不算太高,山势也不够险峻,

 

【原创】游览牛心山

    随着登山石阶攀援而上,放眼望去,到处是裸露的岩石,大小不一,或站或躺,形态各异,极尽风韵。此为大殿后面的观景亭。立观景亭上可尽览群山之绵延,亦可回望牛心之威严。

 

【原创】游览牛心山

    头天门。庙门自古大多朝南,牛心山之庙却是个例外,庙门朝北。沿陡峭石梯拾级而上,可见第一道山门有横石匾——头天门

 

【原创】游览牛心山

    头天门两旁有一对高约七尺、座南向北,仰天长啸的雌雄狮子,前立后蹲于门前,居高望远,威风凛凛。天高气爽或朔风劲吹时,风催气、气借风就会从双狮口中发出“喔欧——喔欧——”的吼声,为牛心山平添了一种威势,人称“啸狮风吼”,不过朝天昂头的狮子还是不多见的。

 

【原创】游览牛心山

头天门前立有清同治八年十月的“牛心山兴工碑”

 

【原创】游览牛心山

头天门前石栏杆上的雕刻

 

【原创】游览牛心山

    二天门(韦陀庙)。这“天”字上面有三横不知何意。里面塑有道家的护法神,手执法器,怒目圆瞪,脚下踩着做恶的小鬼,特别是头顶上方,护法神右手执剑,奋力砍下,似乎要暂尽人间不平事。

 

【原创】游览牛心山

 韦陀庙里清乾隆三十年立的“重修灵官殿开创建石坊碑”

 

【原创】游览牛心山

    中原有名的石牌坊。建于乾隆二十七年,为三间四柱五楼华表式造型,宽高各约五米,由石刻榫卯而成,衔接严密,犹如无缝天衣。已于2006年被河南省列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对象

 

【原创】游览牛心山

正面坊额刻有“广济无疆”四宇,侧联书“竹径幽深慧日照三千世界,莲台清净祥云履四大部州”, 

 

【原创】游览牛心山

 石刻玲珑剔透

 

【原创】游览牛心山

    背面坊额刻“南海慈航”四字,侧联书“莲台座上龙玑舞,宝剑池栏海渡音”。莲花状的牌坊基座上,梅鹿献艺、卧牛待耕图栩栩如生,引人遐思。石坊四角的挑檐上悬挂着四个铸满风伯雨师的铜钟,唤风布雨

 

【原创】游览牛心山【原创】游览牛心山【原创】游览牛心山

     莲花状的基座上有吻兽石狮,牌坊上有梅鹿献艺、卧牛待耕、凤凰祥云、龙凤呈祥等图,还有很多俺说不出所以然的浮雕图案也都精美异常,栩栩如生

 

【原创】游览牛心山

    这是石牌坊两侧的时刻故事。据说左边(上图)的书生来到牛心山祭拜菩萨后,一举成名,之后又来到牛心山答谢菩萨(下图)

 

【原创】游览牛心山

 

【原创】游览牛心山

 

【原创】游览牛心山

 

【原创】游览牛心山

 

【原创】游览牛心山

    二天门、石牌坊、观音大殿尽收眼底。牛心山山峰上有一块宽数十丈、高数十丈的巨形青石,青石上部有一赭红色的石头,状似牛心,镶嵌在青石顶端,宛如红色宝石,透露出红色光泽。相传,它是八百里伏牛山的心脏,善男信女们恐日晒雨淋,风侵霜蚀,损其灵气,伤其秀骨,特博取众意,于其上造正殿。殿内塑观音三世像三尊,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的观世音像盘足坐于莲台之上,将牛心荫护在身前的供桌下。善男信女以及外地慕名而到的游客到此摸牛心石,祈求神灵佑护。

 

【原创】游览牛心山

 站在观景亭里回望大殿,一幅美景呈现眼前

 

【原创】游览牛心山

 沿观景亭下面的小道可以下山,这里又是一番景色

 

【原创】游览牛心山

 崎岖的山道蜿蜒起伏,周围满眼的绿色

 

【原创】游览牛心山

山坡上由于缺少树木,远远望去犹如草原一般 

 

【原创】游览牛心山

 

【原创】游览牛心山

 还可以看到放牧的耕牛

 

 

附录:牛心山的传说

    牛心山原叫牛背山,它和西边的牛嘴山(海拔631.1米)绵延相连,远远望去,像一头雄壮的大青牛,扬头隆背,十分雄伟。山上松柏长青,芳草成片,翠竹成簇,清溪潺潺,自然风光十分秀美,不仅凡人游客乐于游览,连世外仙人神人也流连忘返哩。

  当年,祖师与观音菩萨都想占据这座峰峻景秀的仙山,享受人间的祭祀。两人从远方来的半路上遇到了,各自说明了自己的目的,便商定谁到得早,山就归谁。祖师走得快,先到了,就把自己的神鞭插在山顶,查看别的山去了。观音赶到后,看到祖师的神鞭,很泄气,正想离开,忽然想了个主意,把自己的绣鞋脱下一只,埋在祖师的神鞭下边,再把神鞭插好。自己到山溪里梳洗梳洗等着祖师。

  祖师回来了,笑着对观音说:“瞧,我早到了,鞭子在山顶上插着呢!”观音装出吃惊的样子瞧瞧,又坦然地一笑:“哟!你来晚了,你鞭子刚好插在我的鞋上了!”

  两人来到山顶,祖师慧眼一望,神鞭下果然有只绣鞋,便知观音耍了滑头,心中有气,却也是有理说不清,便恨恨地借拔神鞭时,顺势一挑,将绣鞋挑飞到空中,自己离山去了。

  观音正得意时,忽见自己的绣鞋往北边一飞落到了黄河中间,“啦嚓”掉进黄泥糊里,变成了泥巴鞋,就是拣回来也穿不成了,这下可笑不出声了。那黄泥糊绣鞋就是现在孟津县东良村北边黄河里的那块河滩。观音呢?以后只好光着一只脚,后人塑的观音像都是一脚赤足,就是这个原因。

  再说那祖师忿忿离开后,跟随祖师的护法神王灵官是个火爆脾气,可不愿吃这哑巴亏,他三目圆睁,龇牙裂嘴,虬须怒张,就在离山时,脚下暗暗用劲,咚咚几步,把个高高的牛背跺低了,成了现在的高度,牛心也给震出出来。如今山顶上还有块突出的石头,牛心似的,人们便由此把这山叫成了牛心山。也有人说,那牛背整个儿陷地里去了,只剩个牛心露在地上,还就是现在牛心山的形状。

  观音明争暗斗,旁观者清,把紧南边的山神笑得肚子疼,结果嘴笑歪了,成了“歪嘴山”(海拔739 米)。

  后来,人们虽然也在牛心山上为观音建了殿堂,但在西南边更高的万安山顶给祖师建了更漂亮抽祖师庙,以赞扬祖师宽宏大量的胸怀;还根据祖师对待观音的态度传开一条行世原则:男不跟女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