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海角风景区位于三亚市区约23公里的天涯镇下马岭山脚下,前海后山,风景独特。这里融碧水、蓝天于一色,烟波浩瀚,帆影点点。椰林婆娑,奇石林立,如诗如画。那刻有“天涯”、“海角”、“南天一柱”、“海判南天”的巨石雄峙南海之滨。古时候孤悬海外,交通闭塞,“鸟飞尚需半年程”的琼岛,人烟稀少,荒芜凄凉,是封建王朝流放“逆臣”之地。来到这里的人,来去无路,望海兴叹,故谓之“天涯海角”。游客至此,似乎到了天地之尽头。

景区大门。尽管天气炎热但游客仍然很多

爱情广场

远方海边的爱情石昭示着“爱你到天荒地老,陪你到天涯海角”

笆篱凝霞景区内一个个由热带植物构成的动物造型




玉兰含苞

美丽的海滨







海判南天石刻。清代康熙盛世时期,曾进行了第一次全国性版图《皇舆全览图》的测绘活动,位于海南岛南端的天涯海角景区所在地,成为这次测绘中国陆地版图南极点的标志。负责主持测绘的钦差官员们在此处剖石刻碑镌书
“ 海判南天 ” 四个大字, “ 以为标志,并须永久保存 ” 。由此 “ 海判南天 ” 成为天涯海角游览区内最早的石刻。

海判南天石刻背面

南天一柱石刻。据说是清代宣统年间崖州知州范云梯所书。“南天一柱”来历还有传说。相传很久以前,陵水黎族有两位仙女知道后偷偷下凡,立身于南海中,为当地渔家指航打渔。王母娘娘恼怒,派雷公电母抓她们回去二人不肯,化为双峰石,被劈为两截,一截掉在黎安附近的海中,一截飞到天涯之旁,成为今天的“南天一柱”。


天涯石刻。“天涯”铭刻在一块高约10米的巨石上,史载,“天涯”两字为清雍正年间崖州知州程哲所题

“天涯”好找,“海角”难觅。在“天涯”右侧一块尖石的顶端刻有“海角”,不仔细看还真难以看到。据说该两字是清未文人题写


景区游览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