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汝阳地质博物馆

(2009-05-05 13:18:56)
标签:

微卫星

休闲

影像

图片

贴图

视觉

摄影

洛阳

旅游

观光

恐龙

汝阳

中原龙

分类: 休闲娱乐

    汝阳县地质博物馆坐落于西泰山景区,工程总投资50余万元,建筑面积450平方米。博物馆分为地质资料展区、古生物化石展区、电教展区3个展区,于2008年9月建成并对外开放。

    2006年初,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在全省部署开展了古脊椎动物化石资源勘查发掘和恐龙化石研究工作。在汝阳县三屯-刘店一带数十平方公里范围内,发现了恐龙化石点30余处。地质工作者对其中5处化石残存点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在汝阳县刘店乡2号化石点,科学家发掘出了一具甲龙科结节龙类新属种恐龙化石。该化石标本包括基本完整的头骨、部分背椎、颈椎、尾椎、完整的肱骨、坐骨、耻骨、背肋及大量的甲板。其头长大于宽,尾椎末端无尾锤,吻端较尖,为结节龙类甲龙。装架复原后,该恐龙体长5米,科学家把该恐龙命名为洛阳中原龙。

 

【原创】汝阳地质博物馆

 

【原创】汝阳地质博物馆

 洛阳中原龙

 

【原创】汝阳地质博物馆

 

【原创】汝阳地质博物馆

 

【原创】汝阳地质博物馆

水晶单晶

 

【原创】汝阳地质博物馆

珊瑚化石

 

【原创】汝阳地质博物馆

 

【原创】汝阳地质博物馆

 

【原创】汝阳地质博物馆

 

【原创】汝阳地质博物馆

雄黄

 

【原创】汝阳地质博物馆

恐龙蛋化石

 

【原创】汝阳地质博物馆

 

【原创】汝阳地质博物馆

红尖晶石

 

【原创】汝阳地质博物馆

锰矿

 

【原创】汝阳地质博物馆

蓝纹石

 

【原创】汝阳地质博物馆

 钟乳石

 

背景资料:

    2006年春,汝阳农民盖新房时挖出亚洲最大恐龙化石,后经省地质博物馆组织普查和挖掘,在不足5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了3种恐龙化石,现已陆续出土较为完整恐龙化石6具,并发现90多处化石点。2007年7月3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在郑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宣布:在汝阳县刘店乡刘富沟村发掘出的"汝阳黄河巨龙"长度达18米,肩部高6米,是目前已知的亚洲最大的恐龙;在当地发现的"洛阳中原龙"体长5米,是我国迄今为止唯一发现、有确凿证据的大型结节龙类甲龙。专家确认,汝阳县为一密集分布的恐龙化石群;汝阳恐龙的发现和确认,填补了我国晚白垩纪早期恐龙动物群研究的空白,对研究该地区地层时代、地质构造演化等具有重大意义。   

1、谁是“龙王”的发现者?

    每天清晨,汝阳县刘店乡刘富沟村的村民李锤就会从家中出发,沿着里沟长满紫藤的沟底,来到里沟的最高处。晨光迷离间,他总会想起当初的那个偶然发现。

    4年前的3月份,也是紫藤花将开的季节。李锤做出了一生中最大的一个决定,他要在沟底盖一座漂亮的新房。

    按照当地的习惯,盖新房要用大量的石头填充房基。李锤粗略估计了一下,他的房基需要30多车的石头。

    有一天很奇怪,李锤忽然想到里沟最深的一处寻找。这里是里沟的一处拐角,一侧为高达二十几米的山坡,一侧为整齐的麦田。山坡的坡度并不陡峭,他顺着最高处往下滑,刚好蹬着了一块几十斤重的大石头。

这块石头半截深埋在岩土中,稳稳当当。他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石头挖出来。石头滚入沟底,李锤却发现石头掩盖的凹槽内,露出白生生的一段石头来,这块石头中间厚,两边薄,还有一些弯度。

    好像是龙骨石,李锤下意识地想到。他拿起铁锹,向里面又挖了一下,果然不错。他敲下一截儿,发现里面还有很长的一截儿,就顺着向里挖下去,挖了一尺多长,终于把它挖了出来。

    这块龙骨石跟以往见到的不一样,宽三寸多,长一尺多,很像动物的肋骨。他们经常把这样的东西叫龙骨石。

    天天说龙骨石龙骨石,都传说这是龙的骨头,但村民都没有见过龙。难道这里深埋着传说中的龙吗?他又往里面挖了挖,发现似乎有一个庞大的骨架。

    他赶紧将挖出的凹槽填起来,做了记号以后悄悄离开。 

   2、中国首次发现大型结节龙类甲龙命名洛阳中原龙

  中新社郑州七月三日电(记者朱晓娟)记者今日从在郑州召开的河南白垩纪恐龙化石群发掘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河南在恐龙化石的发掘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在河南汝阳县的三屯—刘店乡一带,发现了中国目前为止唯一发现、有确凿证据的大型结节龙类甲龙化石。有关专家称,这一发现改写了以往认为中国无结节龙的认识。经研究命名为洛阳中原龙。

  据了解,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与财政厅于二00六年在该省开展了“古脊椎动物化石资源勘察发掘和恐龙化石研究项目”。

  该项目由河南省地质博物馆主持,联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在恐龙化石的发掘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新发现了汝阳黄河巨龙—洛阳中原龙动物群和栾川以小型兽脚类恐龙为主的动物群等两个恐龙动物群,其中发现了十种以上恐龙,多数为新属种。

  洛阳中原龙是当地民众在得知当地采挖的龙骨为恐龙化石后,新发现的一处化石出露点,曾由当地村民自发守护一个多月,化石点基本没有被破坏。发掘出的标本主要是几乎完整的头骨、部分颈椎、背椎、尾椎、一个完整的肱骨、坐骨、耻骨、背肋及大量的甲板,化石整体保存比较完整。它以头骨的长大于宽,尾椎末端没有尾锤构造,吻端较尖等呈现了典型的结节龙类甲龙特征,生活于晚白垩世早期(距今一亿至八千五百万年),以植物为食。装架复原后,体长五米,是中国目前为止唯一发现、有确凿证据的大型结节龙类甲龙。

  据有关专家介绍,结节龙类甲龙的典型特征是尾部没有尾锤,头的长大于宽,而恰恰这两个主要特征均保存在此次的标本中。此前,中国一直没有发现有确凿证据的结节龙类甲龙,仅在二00一年,研究人员报道了在辽西发现的一个幼年甲龙个体,文中提到为结节龙类甲龙,但没有确凿证据。

  因此,国内研究恐龙的专家认为,由于恐龙迁徙、演化的原因,结节龙类主要生活在欧洲、北美洲和澳大利亚,中国没有结节龙类甲龙。该发现打破了这个认识,填补了中国恐龙发现的空白,也对结节龙的迁徙、演化提供了重要的新材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