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

标签:
西安市碑林旅游文化历史 |
分类: 秦晋之好 |
西安碑林是中国集中收藏古代碑刻数量最大、历史最久的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三学街。它形成于唐末至北宋三次迁置唐《开成石经》的过程中,距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最初称“碑院”,自明万历年间始有“碑林”称谓。
近代最大的一次整修是民国26~27年(1937~1938),它由当时的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出面,联合陕西省政府,组成“整理西安碑林工程监修委员会”负责实施,由考古学家黄文弼具体主持。建成陈列室8所、卷棚2所、碑廊6所及其他辅助建筑,基本形成今日碑林的建筑格局。在藏石方面,入藏于右任所捐北朝及隋唐墓志380余石。整修后,成立了西安碑林管理委员会。民国33年(1944),又以西安碑林为基础,成立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建国后,西安碑林作为陕西省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更好的保护,藏石大幅度增加。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新建陕西历史博物馆落成开放后,原陕西省博物馆于1993年1月易名西安碑林博物馆,成为一座以收藏、陈列和研究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专题博物馆。



碑林博物馆现藏自汉迄民国各代碑石、墓志1600余种、2500余石,展出1100余石。共有4座碑室、8座碑廊、8座碑亭及石刻艺术室和4座文物陈列室,占地面积319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984平方米,陈列面积4900平方米。西安碑林堪称是一座儒家典籍的石质图书馆和内容丰富的史料档案库,是中国文字发展史的直观展示和中国古代碑刻书法艺术的宝库,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崇高殿堂。
上面文字摘自《碑林区志》,这宏大、详尽的叙事,一个去过一次碑林博物馆,只呆了一天的人(已经属于很认真的人了)是无论如何写不出来的。碑林博物馆石刻收藏太丰富了,在里面一整天,下午基本处于审美疲劳状态了。对一些明清民国名家石刻没有了感觉。因为,比之于汉唐,这些明清民国名家碑刻排不上号了。碑林博物馆适合分批次去,每次一个馆,或许受益更大。我先上传几张图片分享一下西安文庙,了解一下碑林大致概况。
后一篇:西安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