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有更早的天坛

标签:
西安市圜丘遗址旅游历史文化 |
分类: 秦晋之好 |
西安古都,自然会有天坛。很多人到过北京的天坛,很少人到过西安的天坛。西安的天坛在城南,距离陕西省博物馆很近,在陕西师范大学南侧。我利用等候陕博开门的时间,去西安天坛一游。这是我国最早的天坛。
古人信奉“天圆地方”学说,坛为圆形,又称圜丘,是帝王祭天之用。西安天坛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北京天坛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西安天坛比北京天坛早940年。从隋初到唐末,西安天坛沿用了314年,隋朝2帝以及唐代的19位皇帝都曾在此进行隆重的祭天仪式。
北京天坛只有5.4米高,西安天坛高8米,北京天坛只在四面有台阶,西安天坛12面都有台阶,北京天坛只有三层,西安天坛共有四层,更符合周礼礼制。
唐在隋天坛旧址重建,坛底部直径54米,共4层,每层高1.5~2.3米不等,每层有台道十二阶。自上而下,顶层面径20米,设昊天上帝之神座;三层径29米,设黄、青、赤、白、黑五方天帝与日、月七个神座;二层径40米,设北辰、北斗、天一、太一、紫微五星及以下官五十五星座;一层径54米,设二十八宿及以下官一百三十五星座。外壝(坛外低矮围墙)设众星三百六十座。按唐制规定每年正月上辛、孟夏和冬至,皇帝率文武官员在此祭天。新皇帝登基也要来此祭祀。
唐以后,长安城失去国都地位,至北宋后渐成废墟,成为土丘。1980年雁塔区文物普查测量遗址,残存土丘纵横各50米,高8米。西安天坛50年代就被确认,一直到1999年3月到5月中科院才进行考古发掘,才将这座第一天坛从废墟中剥离出来。
其实,“天坛”是明清以后的叫法,明清以前叫“圜丘”,是一个意思。所以国家文物局遵从历史,在文保名录中称“圜丘遗址”。每年到时令或遇皇帝登基,都要在圜丘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皇帝是“上天之子”,对上天无比尊敬和崇拜。祭天是朝廷至高无上的礼仪活动,天子要为国家祈祷上天赐予康泰繁荣。天坛是天子与上天沟通的地方。
圜丘遗址,2013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规划为“天坛遗址公园”,2015年隋唐天坛遗址公园开建,于2018年2月16日正月初一正式向公众开放。我于2019年3月21日到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