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郸:南响堂山石窟

标签:
河北邯郸南响堂山石窟旅游文化历史 |
分类: 冀辽内外 |
响堂山石窟有南北响堂山之分,位于邯郸峰峰矿区,坐落在风景绣丽的响堂山(鼓山)之腰。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始凿于北齐年间(公元550--577年),隋唐宋明各代均有续凿。现有16窟,大小佛像4300多尊并有大量经文、雕刻,是研究佛教、建筑、雕刻、美术、书法的宝库,在我国石窟艺术向唐代写实风格的演变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
石窟起源于僧人礼佛的方便。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古佛青灯,是一件极其辛苦的事情。唯有石窟冬暖夏凉,于是有了进石洞修行的念想,供养人礼敬
佛法僧“三宝”,也把开石窟、造像作为功德。于是,佛教寺院就有了大量的石窟造像,南北朝时期北方尤甚。从雕塑艺术来说,北朝的造像南朝的陵墓石刻,可谓艺术史上的“双璧”。
南响堂山石窟,位于峰峰矿区,公交下车徒步过纸坊玉皇阁就到了。记载:现存七窟,均凿于北齐。
大小造像3588尊。其中千佛洞最为华丽,
因为没有标志牌介绍,我不知道哪是千佛洞。我只看到所有洞窟都有铁栏杆拦着,拍张照片也很困难。
经过艰难探索,毁损比较厉害,完整的造像不是很多,北齐的碑倒有一些。可惜,景区没有文字介绍,连洞窟名称都没有,即使有资料也对不上号,给参观者带来很大障碍。
前一篇:河北邯郸:响堂山石窟博物馆
后一篇:河北邯郸:北响堂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