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婺源:婺源宗祠—篁村及余庆堂

标签:
徽州婺源篁村余庆堂旅游文化 |
分类: 走遍徽州 |
婺源有景区曰篁岭,游者趋之若鹜。婺源有篁村,知者甚少。篁村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婺源祠堂——篁村余庆堂,知道的人不多。著名学者余秋雨2008年9月7日踏访过篁村,认这里是他的祖籍地。
相比较于理坑的熙熙攘攘,篁村显得安详静谧。在篁村我只遇到合肥的几位资深美女在写生。篁村距离理坑村约五里,在理坑的西南,都是余姓家族的聚居地。理坑村口有三轮电瓶车招揽生意,往返十元。据说篁村的历史更为久远,理坑的余姓是篁村的分支。篁村还被公认为是天下余姓的发祥地。
篁村究竟怎么得名的,在婺源县政府网站上有一段传说:“一是:传说篁村的人是南宋奸相秦桧的后代,当年为了避祸藏匿在这深山之中,改姓隐名,去了秦字头上三横, 改姓余。而之所以取名篁村,是其先祖既留恋伴君的日子,又害怕被人误会有称帝的野心,生生地把“皇”字头上加了个竹字头,以掩人耳目。二是:相传宋朝余道潜,在京做官遭贬,这位安徽桐城人,返家途中,路过婺源,遥望东北方的山巅上,有一支秀峰,必是发祥之地。于是寻觅到篁田这个地方,但见山水秀美,来龙势旺,即迁居至此落户。此地山青水秀、环境清幽、茂林修竹,风声、水声,尤如动听的田园曲。唐代诗人王维《竹里馆》诗云:“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以此诗之意,取名“篁村”,余道潜则为篁村一世祖。”
800多年前余氏始祖余道潜手植的罗汉松






掀起麻袋,盖着的是文保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