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国保:虎丘二山门断梁殿(国一)

标签:
苏州市虎丘云岩寺断梁殿旅游 |
分类: 苏州城里 |
“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人们到虎丘都奔虎丘塔(号称东方斜塔)去了,都奔剑池(千古之谜吴王墓)去了。有必要补一句,到虎丘不游二山门,也是憾事。
虎丘二山门是1961年作为虎丘塔(云岩寺塔)附属建筑进入国保的。当时,文物建筑能够进国一的绝对是精品,全国也就一百多处。虎丘二山门能够进入国一名录,可见它在我国建筑史上的地位非同凡响。
司徒博行在博文中介绍:“这座二山门到底有多珍贵呢?还是数据说话,江浙沪现存元代及元代以前的木结构建筑只有八座,分别是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的宁波保国寺大殿、建于南宋淳熙六年(1179)的苏州玄妙观三清殿、建于元延佑四年(1317)的武义延福寺大殿、建于元延佑五年(1318)的金华天宁寺大殿、建于元延佑七年(1320)的上海真如寺大殿、建于元至元四年(1338)的苏州轩辕宫正殿、建于元至元四年(1338)的苏州云岩寺二山门,以及建于元至正十六年(1356)的景宁时思寺大殿。其中的宋元山门遗存,仅仅只有虎丘云岩寺这座孤例。”
二山门是元代建筑。始建于唐代,重建于元代至正四年(公元1338年),承继了宋的元素,修于明代嘉靖年间。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歇山,檐端的轮廓从中间两柱开始向两侧逐渐升高,形成圆弧形曲线,加上屋角起翘,飞檐黄壁,古朴庄重。入山门,正中间断开的圆木大梁,结构特殊在建造中选用两根一开间半长的圆木,一头各挑出正中间的一半长度,制成悬挑的受力结构。因为只有一个支点,受抗力差,故在挑出的两端下部托一排斗拱,以此减轻所承受的上部屋面重量,建成坚固的大殿,古建筑上称“四架椽屋分心用三柱”。全殿不用金属紧固件,只用竹、木钉,主柱是楠木。此殿是古建筑的宝贵遗产。
殿内原有二金刚塑像,今存元明的大青石碑四座,元至正七年(1347)《虎丘云岩禅寺兴造记》、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虎丘云岩禅寺修造记》、正统十年(1445)《苏郡虎丘寺塔重建记》和景泰四年(1453)《敕赐藏经阁记》,记载虎丘的历史和云岩寺塔的修建情况。轻敲碑石,咚咚有声,所以又叫响碑。(资料来源:苏州旅游手册)。
前一篇: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龙章褒节坊
后一篇:苏州国保:全晋会馆(国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