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街巷:锦帆路

(2017-09-16 14:32:54)
标签:

锦帆路

苏州街巷

文化

旅游

分类: 苏州城里
苏州街巷:锦帆路

我的印象中,锦帆路在60年代少有人迹。锦帆路8号章太炎故居正对面,有人家养了几头黑毛猪,猪圈沿路部分是乱石垒砌的。城里孩子没有见过猪跑,一个猪圈就是一座小型动物园了。那时候,经常相约去看猪,记得是黑毛猪。趴在墙头可以看很长时间,看猪吃食、看猪在圈里绕圈……看得津津有味。看完猪就从体育场路去体育场跳司令台,或去大公园。至于锦帆路的来历,这条街上有什么掌故,一概不知。
翻阅《沧浪区志》,介绍说:“锦帆路平行于五卅路和人民路之间,南起十梓街,北至干将东路。原为子城西城濠,古名锦泛泾,又称锦帆泾。其名来历有三说:一说是自古泾旁遍植桃柳,春日倒影水中如泛锦;二说是春秋时吴王与宫女乘舟挂锦帆游乐于此;三说是元末吴王张士诚携美女乘锦帆彩漆金花舟游此。南宋时锦帆泾宽三四丈,上有金姆桥,东对子城西门,西经通阛坊(今通关坊)往乐桥闹市,附近至为富丽繁华。元末两岸尽成废墟,锦帆泾逐渐堙塞。民国20年填泾筑路,即名锦帆路。因在王废基西沿,除南端外,几无居民,极为冷落。80年代兴建游泳池等,90年代街貌改观。章太炎故居在8号(正门在体育场路17号),为市文物保护单位。路长470米,宽8米,1986年改弹石路面为沥青路面。”这是权威介绍,有出处可稽的。
再翻翻《苏州老街志》,在锦帆路的介绍中,没有张士诚携美女乘锦帆彩漆金花舟游此一说。窃以为:张士诚毕竟是一盐商都算不上的私盐贩子,尽管后来也自封“吴王”,终究不如春秋时期贵族的吴王,在生活的享受上,不是一个境界、一个层面的。
苏州街巷:锦帆路

苏州街巷:锦帆路

苏州街巷:锦帆路
锦帆路8号,也为民国洋房,现为苏州土地学会所在地,余房出租。据说这座洋房连同现总工会的老房子,都是民国律师宋铭勋(已专文介绍)的祖居。
苏州街巷:锦帆路

苏州街巷:锦帆路

苏州街巷:锦帆路


苏州街巷:锦帆路

锦帆路上明清建筑几乎没有,民国洋房比较多。锦帆路原3号现21号,控保建筑。据《苏州近代建筑考》介绍,是上世纪20年代建筑,朱丽君故居。朱丽君,1977年去世,出生于昆山县正仪镇,1928年在常熟县公安局任职,任何职及任职时长没有介绍。朱氏与中华民国上将钱大钧系亲戚,曾经替钱大钧打理在苏州的房产。(资料来源不清楚)
苏州街巷:锦帆路

苏州街巷:锦帆路

苏州街巷:锦帆路

苏州街巷:锦帆路

苏州街巷:锦帆路
大胆进去拍一张
苏州街巷:锦帆路
后面一幢
▲锦帆路4号,兰石小筑,民国时期建筑风格,2004年列入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据潘振元先生介绍:“朱犀园(1890-1969)原名桂,字锡桂,一字犀园、西园,号犀禅,自署兰石小筑主人、万松居士。原藉安徽泾县人,抗战前全家迁居苏州,在锦帆路卜筑“兰石小筑”,解放后一直租住在苏公弄3号,与张俟庵为邻。解放后,曾协助当时的苏南文管会主任陈谷岑修葺拙政园,受到识者的称赞。”朱犀园解放后为什么租住在苏公弄,兰石小筑解放后归谁使用,待考。(博友民夫子介绍:兰石小筑内文革前为苏州市委书记王人三、柳林居住,还有是统战部长马崇儒居住,他儿子与我同学,我常去玩,是作为公房使用的!
苏州街巷:锦帆路

苏州街巷:锦帆路
▲锦帆路38号是国学大师章太炎故居。现为苏州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苏州市海外交流协会办公用房,一般人不得入内。1982年列入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正门原在体育场路17号,现在封闭了。
苏州街巷:锦帆路

苏州街巷:锦帆路

苏州街巷:锦帆路

苏州街巷:锦帆路

苏州街巷:锦帆路

苏州街巷:锦帆路

苏州街巷:锦帆路

苏州街巷:锦帆路
▲锦帆路98号为敌产,建于40年代,原主人陈(音)姓,贩鸦片,为小老婆建。解放后没收,做铁师教工宿舍。后归苏州专署,作专员级宿舍。八十年代,地市合并,专员搬出,分给处级干部居住。随着住房条件改善,其后人都纷纷搬出,空房出租,民国建筑当农舍用了,现已脏乱不堪。我遇见前院一对原苏州专区老干部夫妇,常熟人,作如上介绍。
苏州街巷:锦帆路

苏州街巷:锦帆路

苏州街巷:锦帆路

▲锦帆路支巷王废基13号是民国时期江苏省政府主席、国民党中央党部宣传部长、立法院副院长叶楚伧故居。
苏州街巷:锦帆路

苏州街巷:锦帆路

苏州街巷:锦帆路

苏州街巷:锦帆路

苏州街巷:锦帆路

苏州街巷:锦帆路

苏州街巷:锦帆路
▲锦帆路支巷穿心街有报国寺,民国四大高僧之一印光法师闭关处。印光大师振兴佛教尤其是净土宗居功至伟,是对中国近代佛教影响最深远的人物之一。弘一大师拜其为师。
苏州街巷:锦帆路

苏州街巷:锦帆路

苏州街巷:锦帆路
锦帆路支巷体育场路有朱丹初故居和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旧址。朱丹初是太仓现代电力行业发展第一人。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旧址就在朱丹初故居对门,漏拍了,只有以后补拍了。
苏州街巷:锦帆路

苏州街巷:锦帆路

苏州街巷:锦帆路
苏州街巷:锦帆路

乐益女中旧照
苏州街巷:锦帆路
乐益女中师生在苏州天平山
苏州街巷:锦帆路

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旧址体育场路4号,是乐益女中旧址。经张冀牖于1921年变卖部分家产创办私立乐益女子中学。先在憩桥巷,后在城中王府基购地20余亩,兴建新校舍40余间及风雨操场一座。就在这时期,叶天底、侯绍裘、张闻天利用任教身份作掩护在乐益女中建立了中共独立支部,这是苏州第一个中共支部。乐益女中从创办到抗战爆发的16年中,前后投入在25万元以上,没有一丝一毫是受惠于第三者。可以说,张冀牖是倾其所有的家产致力于教育,有人称他为“忏悔型的贵族”。张家四姐妹也在乐益女中接受教育。抗战胜利后,张家后人继续办乐益女中,直至1951年,学校合并,高中部并给市一中,到此,乐益女中结束。

1959年春,在乐益女中旧址筹建了苏州专区戏曲学校,1961年春,学校改名为苏州戏曲学校,陈云同志任名誉校长。1961年,苏州戏曲学校撤销苏昆剧专业,改名为苏州评弹学校,成为专门培养评弹演员的中等专业学校,并改由苏州市文化局单独举办。

现为苏州市人社局。

附:过特别炎热的高温酷暑,近来台风频频,秋高气爽,忍不住做起外出攻略来了,忘记了博客。其次,感觉一座座故居、祠堂、义庄、寺庙道观介绍下去,何年是了?于是,最近试着做街巷专题,一条巷、一条街介绍,那多爽啊。可是真动手了,觉得真难。苏州有二千五百多年建城史,朝代更迭,地名变化,典故繁多,史籍难理。一条街巷现场往往就要去几次,因各种原因还不一定能够拍全照片。苏州历朝历代地方志工作做得比较好,其中不乏典范之作,为后人了解苏州提供了丰富的史籍资料,但一本本书去看史籍查资料,又是一个“陷阱”,很难拔出来。于是,“出货”反而慢多了。锦帆路的门牌号有了变动,许多地理历史信息要丢失了。因此,我对变更门牌号持保留态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