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歙县许村薇省坊(国六)

(2017-04-06 16:30:00)
标签:

歙县许村

石牌坊

薇省坊

历史

旅游

分类: 走遍徽州

 

歙县许村薇省坊(国六)

歙县许村薇省坊(国六)

歙县许村薇省坊(国六)

歙县许村薇省坊(国六)

歙县许村薇省坊(国六)
村口景象。这是一座三孔古桥
许村位于歙县的北部地区,在许城路口和黄山中路交界口坐直达许村公交车,每小时一班车,行车时间大约40分钟。

村口大广告牌对许村介绍如下:“许村源于东汉,古称富资里、溪源、任公村。南朝梁时,新安太守任昉看中此地风水,辞官归隐于此,村名遂为“昉溪”。到了唐朝末年,户部尚书许儒为避战乱,徙居于此,嗣后人丁兴旺,改名许村。大学士许国,末代翰林许承尧均是许村后裔。宋仁宗钦赐为国捐资的许克复为“大宅世家”。宋王安石为《古歙许氏宗谱传》写序。许村历史上曾出进士四十八人,为徽州之最。南宋以后,徽商崛起,许村依托着安庆府和徽州府之间的徽安古道迅速繁荣。明清时期,徽商兴盛发达,村落建设迅速发展,明清时期达到一个顶峰,至今仍保存有元、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古建筑100余座。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达15处。”

村里的介绍往往会夸大其词,不可全信。回来又读《歙县志》,记载:“许村古村落为歙北重镇。南朝梁时,新安太守任昉归隐于此,遂名昉溪。村头礁石曰任公钓台。唐末许氏卜居,改名许村。许氏为歙县旺族,人文荟萃。元明清建民居群、街巷保存完整,古貌犹存。古建筑主要有元末建高阳桥,明建大观亭、五马坊、双寿承恩坊、薇省坊、三朝典翰坊、大郡伯第门坊、大墓祠、云溪堂、大邦伯第、许社林宅、昭德堂、升平桥,清建彤史垂芳坊、双节坊、老方厅等。1996 年后,被定为安徽省历史文化保护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古代赴省、京官道经村北至箬岭出境,曰箬岭古道。”

上面属于对许村概要作介绍,让各位对许村有个整体印象。下面展开许村国保单位的逐一介绍。

 

歙县许村薇省坊(国六)

薇省坊,坐落于许村镇许村,明嘉靖二年(1523),许村人许琯中进士,官至湖广参政,古代称掌省级政令之机构为薇省。坊四柱三间五楼式,宽8.8米,高11米,坊直柱等主要构件为花岗岩,梁柱、花板为砂岩,雕刻精美。因年久失修,风化严重,右次间三楼局部坍塌。2005年下架大修,基础加固抬高。2006年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许琦博客介绍,许琯晚年回许村兴办白果书院,以兴族学。牌坊建于明嘉靖(1522—1566)年间。许琯为官的时间,正是大奸臣严嵩把持朝政时期,许琯与严嵩同朝为官,但不愿同流合污,许琯每次在呈报文书时,落款处皆用金字镶嵌。看见黄金,严嵩党羽就用刀子剜下许琯的名字。严嵩倒台后,在搜索严嵩余孽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没有落款的文件,这些文件谁写的?经调查,才知是许琯上报的文书。为何不落款?许琯向皇上道出自己的苦衷。皇帝一听,称赞他是忠臣,赐牌坊旌表许琯对朝廷的忠心。于是许村就有了这座功名坊。当然,这些都是民间传说,只是说明许琯的清白,没有和严嵩同流合污而已。

歙县许村薇省坊(国六)

歙县许村薇省坊(国六)

歙县许村薇省坊(国六)

歙县许村薇省坊(国六)
以上是正面
歙县许村薇省坊(国六)

歙县许村薇省坊(国六)

歙县许村薇省坊(国六)

歙县许村薇省坊(国六)

歙县许村薇省坊(国六)

歙县许村薇省坊(国六)
以上为背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