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疙瘩汤

标签:
疙瘩汤老北京面食七十年代美食 |
分类: 私人食间 |
对我来说,童年及少年,经历过一些贫穷日子的,比物质富足得鬼都为你推磨的时代更有回忆。虽然回想起来那时候真穷,却因为年少并不感觉到穷的痛苦,反而觉得真快乐。
穷日子的冬天,北京家家都存储大白菜,户户都自制番茄酱。我还记得家里不知道从哪弄的橡胶盖子的输液瓶子,在大锅里蒸,然后把西红柿灌进去,封好盖子,几大瓶,放床底下,一吃就是一冬天。
我爹虽然和大多数北方爷们一样不大下厨,但也颇有几样拿手菜。比如疙瘩汤,汤泡饭我都特别喜欢,后来日子好些的时候,就是葱油饼。现在想想,之所以喜欢疙瘩汤和汤泡饭的主要原因就是“呛锅儿”的味,不多的油和葱花,爆出满屋子的香味,即便在物质再匮乏的年代,也让人觉得有一种富足和温暖的感觉。
http://www.elainejeff.com/upload/Image/My%20Kitchen/EOS%205D%20Mark%20II_IMG_2584.jpg
一个人的量,一只蛋显得有点多,盖住了疙瘩和西红柿
1. 半碗面粉+少量盐,一边细细的加水一边顺一个方向用筷子转圈搅拌。本着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原则,拌成颗粒不等的疙瘩
2. 葱花姜丝入油锅煸出香味,放入切成丁的西红柿,炒烂。加一点酱油
3. 锅里加水煮沸,把拌好的疙瘩均匀的撒进去。
4. 鸡蛋加一点点清水,打散。等再开锅的时候转小火,把蛋液细细的撒进汤里。等再次开锅就可以关火了。
5. 出锅前撒一些香菜和香油。
七十年代末的北京,就是这个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