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雪鸽子
雪鸽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95
  • 关注人气: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2019-03-16 15:08:14)
分类: 哲学与艺术

十大传世名画历经战火磨难,流散四海,又辗转回国,现如今皆为海峡两岸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每幅画的背后都有一段历史故事。

  十大传世名画都具有引首、题跋、历代名家题记、收藏玺印等浓厚文化痕迹,向世人展示中国艺术瑰宝的真正魅力。

一《五牛图》 唐·韩滉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五牛图》麻纸本,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无作者款印,有赵构、赵孟頫、孙弘、项元汴、弘历、金农等十四家题记。

  此画为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堪称镇国之宝,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中五头不同形态的牛,韩滉以淳朴的画风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表现了唐代画牛所达到的最高水平。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二《韩熙载夜宴图》 五代·顾闳中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 绢本纵27.9cm69cm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大画家顾闳中所作,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

  用笔细润圆劲,设色浓丽,人物形象清俊、娟秀,栩栩如生而名闻中外。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三《洛神赋图》 宋摹本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洛神赋图》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348—409)的绘画作品。原作已佚,今存有宋代摹本五卷,绢本设色,分别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和美国弗里尔美术馆等处。全卷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

《洛神赋》是三国文学家曹植的名篇,描述了曹植由京师返回封地的途中与洛水女神相遇并相爱的凄美爱情故事。顾恺之充分发挥了他诗文写形的才华,极富想象又完美地传达了原赋的思想境界。

 

《洛神赋图》局部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四 《步辇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步辇图》唐·阎立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

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线条流利纯熟,富有表现力。

《步辇图》描绘贞观十五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图中的唐太宗端坐在由六名宫女抬着的步辇上,有数名宫女或掌华盖,或持扇;左边所画的一排三人,中间一位人便是禄东赞,他被前面一位穿红袍的典礼官引见给唐太宗;后一穿白衣者为译员(或内待);禄东赞身着吐蕃民族流行的联珠纹袍,拱手向唐太宗致敬,生动地刻画出藏族使臣的身份和恭敬、机敏的性格特征;画家笔下的唐太宗,通过他那舒朗的眉宇、睿智的目光和飘动的胡须,表现了这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封建帝王的自信与威严。

左侧三人前为典礼官,中为禄东赞,后为通译者。唐太宗的形象是全图焦点。阎立本煞费苦心地加以生动细致的刻画,画中的唐太宗面目俊朗, 目光深邃,神情庄重,充分展露出盛唐一代明君的风范与威仪。阎立本为了更好地突现出太宗的至尊风度,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衬托表现。一是以宫女们的娇小、稚嫩,以她们或执扇或抬辇、或侧或正、或趋或行的体态来映衬唐太宗的壮硕、深沉与凝定,是为反衬;二是以禄东赞的诚挚谦恭、持重有礼来衬托唐太宗的端肃平和、蔼然可亲之态,是为正衬。该图不设背景,结构上自右向左,由紧密而渐趋疏朗、重点突出,节奏鲜明。  

《步辇图》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由于此图经历千余年的传承,如今所能见到的阎立本作品,尚无一帧能毫无争议地确定它为阎立本所做,这幅传为阎立本所做的《步辇图》,对它是唐代阎立本所做还是唐代其他画家的原创摹本,或为宋人波本有许多争议,而书画鉴定界对《步辇图》的讨论认为,《步辇图》的绘制年代不晚于宋代,定其为宋人摹本。但不管是唐代、作品的绘画水平都是很高的。

《步辇图》局部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李世民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禄东赞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吐蕃翻译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步辇图》题跋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五《唐宫仕女图》 ·张萱、周昉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唐代作为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也是仕女画的繁荣兴盛阶段。《唐宫仕女图》是一组五幅中国画,该画描述了唐代女子众生相,尤其表现唐代贵族妇女的生活情调,成为唐代仕女画的主要特征, 唐代仕女画以其端庄华丽,雍容典雅著称,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莫过于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以及晚唐的《宫乐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捣练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簪花仕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挥扇仕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宫乐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六《千里江山图》 北宋·王希孟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绢本,设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北宋青绿山水画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

王希孟18岁即为北宋画院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曾得到宋徽宗赵佶的亲自传授,半年后即创作了《千里江山图》,但这幅画竭尽了王希孟的精力,没多久,他就去世了,这幅画也成为了王希孟唯一的存世作品。也是中国青绿山水的顶峰之作。

《千里江山图》最大的特色是颜色青绿,画面上有大船,小舟,亭台,石桥,人物,飞鸟。宋徽宗非常喜欢这幅《千里江山图》后来宋徽宗把它赐给了自己的宠臣,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奸臣之一,蔡京。

《千里江山图》局部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千里江山图-蔡京提拔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七《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清明上河图》 北宋·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  ,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八《富春山居图》 元·黄公望

33厘米,横636.9厘米,纸本,水墨

富春山居图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

是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可谓空前绝后,历代莫及。

富春山居图在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

前半卷被 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

另一大半为《无用师卷》现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剩山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无用师卷》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九汉宫春晓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汉宫春晓图》是明代画家仇英创作的一幅绢本重彩仕女画,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纵30.6cm,横574.1cm

人物长卷画,生动地再现了汉代宫女的生活情景。其用笔清劲而赋色妍雅,林木、奇石与华丽的宫阙穿插掩映,铺陈出宛如仙境般的瑰丽景象,极勾描渲敷之能事,体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人文思想,亦表达了他对宫廷浮华美好生活的赞美。

《汉宫春晓图》局部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十《百骏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此图为一长卷,从右至左,画面开始是两棵参天的老松树,透过松枝的空隙,露出了牧马人搭建的简易白色帐篷,有三个身穿满族服装的牧人在帐篷前,二人倦怠地或坐或卧,还有一人双手拄着套马杆立在那里,看着不远处的马匹,一只牧犬从帐篷内伸出了半个身子。

近处是一匹浑身滚圆的白马悠然而立,旁边的两匹花马在低头啃草,由此引出了后面千姿百态的群马。在草地上,一群肥瘦不一的马匹各自在觅食、躺卧、翻滚嬉闹。远处群山连绵,草木丛生,一个牧马人正用套杆套一匹跑远的马,另一牧人则在赶拢跑散的八九匹小马驹,此处近景也是几棵盘根虬枝的古松,一大群不同花色的骏马或立或卧或昂首或低头,还有几匹在追逐打闹。

画面中段,在一片树木坡石间又有一群马在休息,其中有一对母子,母马正看着在吃奶的小马驹,旁边一匹马正在古松上蹭痒,惹得一牧人扭头观看。

画卷再向左侧展开是一片湖水,湖岸边芦苇郁郁葱葱,马匹则在水边嬉闹。湖中有一人正在为一花马擦洗,湖中倒影清晰可见。

画面的结尾是一个手持套马杆的牧人。在画幅的左下角,署有画家名款:雍正六年,岁次戊申仲春,臣郎世宁恭画。画幅上钤乾隆印多方。

《百骏图》局部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