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论坛第二期
把消费者的名字写在田埂上
嘉宾:林家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
主题:分享林家彬博士考察兰考南马庄合作社的心得,从文明消费的角度看待南马庄合作社的购米包地活动,探索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开展文明消费的道路。
通报北京文明消费合作社国庆节考察南马庄合作社的计划。
地点:乌有之乡,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1号北大资源宾馆1308室
时间:2006年9月17日下午3:00~5:00
主办:乌有之乡书社
《市民》杂志社
北京市文明消费合作社
嘉宾简介:
林家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1990年至1995年任职于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1995年8月进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国土规划、地区政策、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等。
林家彬博士同时也是北京文明消费合作社社员,2006年9月初到兰考南马庄合作社进行了考察。
背景简介:
2003年,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何慧丽到河南兰考挂职担任副县长,参加了温铁军教授发起的新乡村建设活动,在兰考创办老年协会、妇女协会、文艺队和合作社,深受群众欢迎。2004年9月份,南马庄合作社在梁漱溟乡建中心刘老石等人的影响下成立,引起许多专家关注,多位专家前往南马庄为农民讲学。南马庄合作社社员在专家的理论指导下,2005年生产了无公害大米,2006年初到北京卖大米,引起全社会关注,进而发展到了成立北京文明消费合作社进行“购米包地”的活动。
“购米包地”的含义在于市民通过支付定金的方式,预购农民土地里生产的大米。购米包地是一个倡导城市居民文明消费的一个新尝试,核心在于通过这种农民和市民的直接合作,探索一种城乡互助的模式,让市民不再受到有毒农产品的侵害,让农民能够有一个稳定的销售市场而稳定农产品生产,让双方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2006年,《市民》杂志社关注文明消费活动的开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开展一场“新消费运动”的倡议,倡导市民和农民的合作,倡导通过组织城市合作社的方式,市民消费直接来自农民合作社生产的产品,为农民提供一个稳定的市场,而农民则为市民提供一个安全的无害的消费产品和消费环境,保护城市消费者的健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