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节请容“被催族”喘口气

(2013-02-01 08:17:15)

 

    春节临近,“候鸟”归乡,阖家团聚、喜庆佳节的时刻就要到来。可对于不少半大不小的80后、90们来说,这样的时刻却未必令人心生期待,甚或说,这很有几分恐惧的意味。原因在于,他们无法应对长辈或工作、或结婚、或生子的催促——找不到工作的被催“赶紧、赶紧”而手足无措,没有结婚的被催“快点、快点”而颜面无光,未生育孩子的被催“早点、早点”而窘迫万分。据近日媒体报道,当今,七成80后成为“被催族”。有不少人,甚至是从找工作、结婚、生子而一路被“催”过来的。以至于这时辰,很多未婚“被催族”正在考虑租个男友或女友回家过年,以应付一年一度的重头“被催”。

    诚然,长辈们各种各样的催促以及蕴含于其中的担忧,都不无道理,晚辈应予以充分的尊重和理解。所谓成家立业、子孙满堂,乃人生常态。但是,也应该看到,快速到来的现代社会已然令人们的择业观、择偶观及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选择职业、婚姻等,与昔日相比已多有不同。有自己的职业规划、晚婚晚育的人士逐渐增多。无疑,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在此情形下,长辈若一味把晚辈纳入自己认定的轨道,强令其就范,既不符合常理,也与时代的发展脱榫,双方难免会陷入矛盾不断、龃龉丛生的尴尬境地。

    单以职业选择而论,当今,职场竞争之激烈前所未见,是先就业、后择业好,还是人挪活树挪死、时常跳槽妙,抑或守成稳重、步步升迁,这些原本就让不少人闹心、困惑了,长辈的催促、唠叨羼杂其中,定然会使晚辈意乱神迷、更加茫然不知所措。再比如婚姻,迟迟未婚者,很可能是认为选择一桩不满意的婚姻,还不如自己单着好。等待或寻找,都属当事人的自我选择。这个时候,长辈的催促,很可能适得其反。前述租个男友或女友回家过年其实倒没什么,若闪婚、闪离习惯成自然,那才叫悲剧!

    当下,中国式家庭以及中国式教育,多还始终难脱长辈高高在上、对晚辈采取控制、指挥、命令、灌输的模式,少有平等的交流与沟通,少有默契的通融与理解。尤其是在工作、婚恋以及生育后代等重大人生问题上,长辈更是要掌握主动权、决定权。事实上,当今时代,晚辈的工作、婚恋以及生育后代若一味由长辈决定,注定不会是理想、圆满的。时代、社会毕竟在变化,上一个时代的思维、审美与好恶,强行移植到下一个时代的人身上,肯定是不大好使唤的。

    需要反思的是,我们的家庭教育一向少有独立意识、自主意识方面的内容,长辈一般不把晚辈作为独立的个体,而是作为自己的附属以及自我思想意识、行为的延续。长辈对晚辈的照料、关爱,一定要延续到长辈的生命终结为止。在长辈眼里,晚辈永远都是个小孩子。这里面固然有温情的一面,但深究起来,若晚辈永远是个孩子,永远都长不大,这其实不是什么好事,不值得引以为自豪。幼儿教育中既然已经缺了独立意识、自主意识教育这一课,过后就要补上,就不能总是抱残守缺。具体来说,就是长辈应该“大撒把”,越早越好——面对晚辈已经自主、独立的现实,对晚辈的一切工作、生活问题,眼见心不烦,不必再管,无需再管。

    从另一个角度说,“催”的本意在于,长辈年龄既长,自觉来日有限,希望在自己清醒、健在的当口一切圆满,不再有什么担忧。加之在这样一个浮躁、喧嚣的“加急时代”,物欲充斥,攀比成风,炫耀成风,一些做长辈的,亦会不自觉地被感染。长辈不应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应多为晚辈着想。同时,急躁、焦灼的心态与情绪,当自我调整,不应再传染给晚辈,尤其是不该拿晚辈工作、婚恋及生育孩子的“短处”说事。否则,长辈会有不厚道之嫌。仔细想想,凡是我们发疯想得到的,难道真的是想往中的这件事情本身吗?

    长辈在晚辈心目中的地位,无论如何是崇高的;长辈的话语,无论如何还是有分量、会成为晚辈重要参照的。若长辈乱了方寸,晚辈注定神思恍惚,一切大乱。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无论是长辈,还是晚辈,都应清醒、理性,适应突然到来的现代社会对自己、对旁人造成的心理、情绪上的冲击,彼此理解、关爱,使“被催族”不再成为困扰家庭、社会的大问题。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理当健康、和谐,充满着无尽的生命力、创造力。这要求每一个家庭都能独善其身、调试磨合,时刻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唯此,整个社会生态才能健康、有序。若家庭细胞成堆成片地出现问题,且还是同样的问题,比如催工作、催婚姻、催生子,则注定社会的整体生态亦好不到哪里去。两代人的不淡定以及家庭单元的失守,定会造成社会生态的紊乱。

    但愿这个即将到来的春节,喜欢“催”的长辈能够理性、克制,“被催族”由此而少些被催的凄惶、落魄。欢聚团圆,少不得彼此尊重以及距离感、分寸感,即便是在亲人之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