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祠 · A---朝鲜去来之六

标签:
曹万生原创朝鲜普贤祠静净空寂干涩商业权利道德口福文化 |
分类: 游记 |
妙香山的妙与香,全在有了普贤寺。到过一些中国的名山古刹,那熙熙攘攘水泄不通的闹市,真有大隐隐于市的写生,没有一点仙境的感觉。来到朝鲜普贤寺,才知道什么叫做庙宇的静、净、寂、空、干、涩。
静,铺天盖地的静,泼人一身,淋湿衣服,裹满全身,湿得一路没有了声音,稀稀寥寥非香客的海西人,张开嘴不敢说话,怕声音抖落掉满天的湿云。
一路静到深处,绿荫婆娑,拂天帚地,清洁得地下一尘不染,处处透出淡黄泛白的石痕,点点滴滴泪一样溢,何处惹尘埃?
http://s15/bmiddle/561dbad8x83f715197eae&690·
http://s12/bmiddle/561dbad8x83f71f743b5b&690·
没了音没有尘,寂得难忍,寂得想吼,抬头兰天白云,放眼老树旧墙,都一齐睁眼相迎,张开嘴时,觉得什么都在眼里,想吼的音,变了眼波,也流进这无边的寂里,变成了大寂。
品到这里,才真正感觉到空,空是醒着的酣醉梦,空是唱着的无字歌,空是走着的不归路,空是与海西人冷嘲脸的一个反讽。
想到这里,心中一惊,觉自然与历史交汇于兹,盖历史的远一定要有自然的静相融,才会生出感动。这静非野,这静在工。工得精致,工得不工,才是上乘。不工之工,天籁之工,呜呼,何处再有?天下俱无。无商业文明之短视有商业文明之勤作,不工之工,终于不垂。
然这不工之工是为超商业利益而为,所以少了人间的味道,让人有一种久不见甘霖的枯,这枯来得陡,像是清教徒念叨的正经和卫道士体验的危坐,让人欣羡得很生分得很,不想靠近。普贤祠的干味终于品出了味,原是香客久无所生之虫而为,这虫蠕动多时,把这满墙的旧土新漆,咬得没有了魂,少了人间的滋润,如导游所云,我们都不信这个,只信主体思想。
http://s11/bmiddle/561dbad8x83f72619179a&690·
干到这时,有一种空前绝后的涩,涩得咬牙牙浸,吞水水哽。把历史现实家国权利把玩于掌是一种本领,于今有这本领的已经绝无仅有。这本领才能造就这人为的空寂与干涩,但这空寂与干涩又是商海中的海西人多么向望的静净之地。
呜呼,人类为什么总不能两全齐美。
由是想到中国的文革,那是一个道德多么高尚的时代,路不拾遗,门不闭户,无高血压无糖尿病无脂肪肝无三高,如今日之朝鲜,无肥甘无口福,如有,一定要祭,对牙。
那时的五台山峨眉山也是如普贤寺一样的静、寂、空、干、涩,但没没峨普贤寺的净。这才是普贤寺的可爱与妙香之处。
080823下午,100411,灯下,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