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鞍子坝·19

(2010-02-20 22:20:37)
标签:

曹万生

原创

散文

万县市

鞍子坝

长江

挑水

卖散水

游泳

打水仗

自来水

文化

分类: 散文

                                        鞍子坝·19

 

鞍子坝巷子的石板路上,每天走得最多最勤的,是挑水卖的。

挑水卖的有两种,一种是单位固定雇请的,一种是现挑现卖的,后者叫挑散水的。一般人家请不起人挑,都是自己挑水吃。一挑水,两分钱。

挑水在一两公里远的长江。冬天有两公里远,且要爬两百多级石梯。夏天好一些,水涨过所有的石梯,到了胜利路马路边,唾手可得,既近且不爬坡。不过那水,浑浊如浆,杂着垃圾,得打去浮物再挑。

挑水的桶很讲究。用柏木,经事。锯成长方形片,上下各钻小孔,用梢子插进相邻两片的孔里,如此连接,成了园木桶。桶底置内。外面用竹条箍上。木匠做成这样,买回来要自己加工。一是箍桶。去掉竹条;用上好的铁丝,量好尺寸,圈成合适的圆形;桶口径略大,铁丝圈由上而下打击,就箍紧了;上下各箍一圈。这一道工序很重要。二是用膏灰填缝屑。三是打桐油,要打两遍以上。讲究的人家,打桐油前,会用毛笔写几个字,有的写姓加记,如张记王记,以明权主,有的简省,就写个年月。第一遍桐油打好后,要在太阳下晒干,再打一遍晒干,就可以用了。这种桶,可用十多二十年。每家的桶,大小不一,造型各异,但都油浸浸的,字也龙飞凤舞,很是好看。再配上柳木做的扁担,挑起水来,扁担随脚步闪得很有节奏,像淌着一首歌。

挑散水的,边闪会边喊,卖水---,卖水---,清亮的河水哈,卖水---。有人家要买,就会喊,挑过来,卖水的。卖水的辨明方向,一会就挑到主人家缸前了,他已经听熟了声音。挑水匠把水停下来,先把缸盖取下,用刷把把缸洗好,把缸抱起来,把水脚子倒掉,用清水清一下,再倒掉。这才往缸里倒清水。挑散水的很熟练。如果遇到夏天,水的泥浆太多。要用明矾打。那明矾在水里旋几圈,水一下就清了。主人这时会摸出两分钱,给他,挑水的一笑,走了。

自家挑水的,就不分时节,一般是放学了去挑。挑水就当是到河坝去玩。三三两两邀约一起,到河坝,用石片打几个水漂,看一下轮船,会想一下,我什么时候能坐这船去重庆呢?要是夏天,会把水桶和扁担绑起来,成一对浮桶,架到河里去游一会泳,实际是打一下水仗。有时不打仗,会驾着浮桶到大木船后轮上去玩,爬上去,运气不好的,会沾一身桐油,会大骂一声,赶快上岸,用河沙搓身子。

玩够了,就挑上水,一路闪着回家了。这时候要比,哪一个的扁担闪得凶,哪一个的水闪的时候不漏出来。比赛没有奖品,比完笑完说完就到家了。

60年代起,高笋塘一带供自来水了,高笋塘比鞍子坝高几公里。文革时期,鞍子坝有自来水站了,各家的水桶排着长列,占了半条巷子。过年前的腊月底,排得更长,一巷子的水桶,把年味染得更浓了。挑水先要买水票,一分张一挑。一挑水,得排半小时以上的队。

 

100220,灯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罂粟集•4
后一篇:十四行体·18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