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子坝·17
(2010-02-17 21:58:29)
标签:
曹万生原创散文万县市鞍子坝过年年夜饭守岁新衣服汤元供应文化 |
分类: 散文 |
鞍子坝·17
那时候鞍子坝过年,是小孩子最高兴的时候。
年三十晚餐,是一年中吃得最好的一顿饭。饭的菜单是一个星期以前就开始讨论了的。刚放寒假,小孩子兴奋得很,个个都很激动地参与想像,每个菜都依凭各自的口福经验和新的欲望加以发挥,许是生活太贫乏了,想出来最好的菜,也不过是洗沙肉。
吃完晚餐,就守岁。守岁的规矩是守过十二点。那时没有电视,守的就是个吃,各种干果糖果水果,守岁时可以吃个够。由于晚餐吃得太饱,往往没有吃完,就呼呼大睡了。
第二天早上,最隆重的是穿新衣服。一年只有这一件新衣服,所以都在初一早上穿。那时没有压岁钱,只有压岁衣。往往穿来显得大一些,大人会说,大些好些,还要长的,还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时候,一件衣服穿到最后,总是补巴重补巴才会放下。放下并不丢,而是做补巴用。
早餐照例是吃汤元。汤元的乐趣不在吃,而在做。
做是腊月初就开始了的。先要把定量供应的糯米买了来,然后用水泡两天,每天换一次水。泡完后,要去预约一个石磨。后面马巷子是有的,主人姓李,李家是个大院子,他家有盘可用磨把推的石磨,可两人并排推。往往就我一个人干了。把泡好的糯米一勺一勺放进石磨的口里,叫喂。边喂就边推起来。推了几圈,会见石磨边缘有米浆参差流出,一会就全周边都有了。汩汩的米浆流满磨盘,磨盘再向磨口流去。磨口处用一个白布口袋绑住,口袋放在面盆里,以免米浆流失了。一家人就两斤左右的糯米供应,各家往往要加一点饭米进去,以充多。加多了就不糯了,但大家只求多一点,也不太顾及质量。把推好的米浆拿回家,挂在三楼阳台上,天天去看看,大约十多天,就可以取下来了。
这时最有想像力的游戏是做汤元心子。用各种定量供应的花生米、古巴糖、芝麻之类,加以烘焙碎搅,渗以菜油或香油,那小磨香油几年有一瓶可吃,即使是过年,也只能滴几滴进去,供想像用。如果有桂花加进去,就是上乘。各家大概相差无几,但甜淡总是各异。
睡够了起来,汤元已经搓好了,开始包,包好后就开始煮食。由于可以放开吃,小孩子们就以撑的方式进行,往往吃得喉咙处,才罢休。吃这么撑了怎么办?上街去玩拉。怎么玩?打画,砍甘蔗,炸鞭炮,看热闹,看划龙船踩高翘板,要疯到饿极才会回家。如果身上有几分钱,许是可以吃一街头的凉面,那吃腻了甜汤元的嘴巴,这时最想吃的就是咸辣酸香的凉面了。吃了用袖子一抹嘴角,直会疯到天黑才回家。
回到家里,大人往往会说,新衣服怎么一下就脏了?家家都这样说上几句孩子,孩子们也不以为然。
每家的饭桌上摆满的是年三十团年时剩下的饭菜,热了热,吃了。一掐指头,咳,年就过完一天了?
100217,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