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前40天如何提高100分

(2015-04-26 07:28:06)
标签:

人才研究

职业规划

学业规划

张子健谈

高考前

分类: 家长如何帮

高考前40天如何提高100

离高考只有一个多月时间了,很多同学开始认为大势已成。其实,能提升多少分要看你自己当下的“底线”,即你现有的基础,如果能考650-700分以上的话,再怎么努力也提高不了多少分,如果思想放松了成绩有可能还会下降;如果能考550-650分的话,调整学习策略,梳理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努力奋斗,提高50分甚至更多是可能的;如果能考450-550分的话,调整学习策略,梳理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和基础知识,拚命奋斗,提高50-80分甚至更多同样也是可能的;如果只有350分以下的话,通过调整学习策略,拚命拚搏,抓牢基础,找到方法,掌握解题技巧,提高100分也是有可能的。

总体上说,成绩越好提升分数的可能性和上升空间越小,基础差的上升空间反而更大。

关键在于:放松心态,切忌浮躁!回归基础,该背的背、该记的记;一句话,是总结和归纳、整理和反思,而不只是一昧的做题,做题,再做题!

这最后的一个多月是决定胜负的时候,是化腐朽为神气的时间!

成绩“底线”不同,学习策略不同。如果你仍处于迷茫中,每天盲目的做作业,没有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那么是不利于提升自己成绩的。

“底线”就是指你每科一般能考多少分,这是一个保底的分数。在此基础上,进行梳理,该放弃的放弃,该丢的丢掉,这样的话你的成绩就有可能“触底反弹”。

方法大致为:

1.分析梳理不同题型失分原因,借此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弱点和长处,了解主干知识,常考点等等。在“知己”的情况下,针对不同题型制定出自己的不同应对方案,该抓的抓,该放的放,这才是适合自己的复习。

2.分析梳理“会却不对”的地方,这是有效的抓分点。

由此,当你明确了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后,就不再是一昧靠感觉或者所谓的靠士气来提升学习成绩,停留在梦想上,而是带着目标去学习,比如说,还有哪些是可能没有掌握的?自己需要从哪些地方做起?时间分配怎么办?需要怎样加以调整?步骤怎么办?计算怎么办?等等。你对备考做些不一样的事情,它最终会通过高考来回报你的。

如此这般,备考将会变得更加的务实,也能从内心深刻认识到:考试只是一种完善自己的行为和方法,高考无非就是检验自己的备考情况而已,自己也有相应的对策,自然就不会再害怕考试了。

现实中,绝大多数考生并没有这样做,他们在考试之后,仅仅盯着自己得了多少分,只是觉得:哦,自己这部分错了,但是我会做呀,下一次注意就行了。其实,仅仅“下次注意”“下不为例”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下次还会错在这里,这是心理学上的“路径效应”在无形中起作用。必须要拿出具体的办法和对策才能有效的加以解决。

有的考生成绩总是让人感到不如意,家长对于孩子成绩不稳定,有的归于题目不适应,有的归于心理压力,有的归于老师……。其实最大的问题还在于自己,有一句谚语:你可以把毛驴强拉到草堆旁,吃与不吃是毛驴自己的事。没有明确的成绩提升目标,没有明确的应对措施,一天到晚只是做题做题,持续下去,脑袋晕糊糊的,心理空虚,考砸的风险依然很大。

学习策略的器、技、术和人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线路设计)及其他

一、称之谓“器”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如,《建立自身知识结构体系的方法》、《错题本制作与错误类型分析》方法。掌握了,能让人轻松和快乐学习

二、称之谓“技”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如,语文的复习策略、数学的复习策略。掌握了,能让人找到学习的感觉

三、称之谓“术”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如,选择题解题技巧(1)、推理练习题解题技巧(13)、判断题改错题解题技巧(12)。掌握了,能给人一些感觉

四、他人的成功方法

五、为什么很努力了,还不能成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六、如何做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七、心理(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八、作息(身体、生理的影响)

九、记忆等

十、长的事(家长怎样帮?

十一、高考志愿填报与学业规划

十二、饮食与迎考

十三、人生职业规划初步(人生发展线路设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