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学生在学什么?作业多不多?负担重不重?紧张不?压力大吗?苦不苦?
(2012-04-10 15:00:28)
标签:
教育人生目标人生规划生涯规划规划书学业规划职业规划 |
分类: 学业规划 |
美国中学生在学什么?作业多不多?学业负担重不重?
学习紧张不?学习压力大吗?学习苦不苦?
一、美国“重点高中”学生的作业多不多?学习负担重不重?
美国高中采取小班化教学,每次课有13-16个学生,所有文科科目如语言、历史等都是“圆桌式”教学,一个椭圆形的大桌子,学生不需要坐得整齐,不需要举手才能发言,老师和学生坐在一起讨论。
老师鼓励学生讨论,对学生发表的见解没有对错的评价,没有标准答案,即使是无关讨论主题的言论,老师也不会批评学生。大家平等地畅所欲言。
课后没有需要标准答案或需要反复抄写的作业,有的作业经常是写一篇论文,论文通过邮件形式发给老师后,老师都会仔细阅读和修改。
美国学生阅读量远远超过中国学生,并且对一些经典的作品有必读的要求。老师在上课时会开出书单,然后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读后要求写读书笔记。
在课堂上,学生不能随便离开教室,即使是上厕所,也只能一个一个凭出入牌轮流去,学生也有家庭作业。学生管理手册,单是小学初中的“学生管理”部分,就达26000字之多。
学校里每个月都有艺术节,都是学生自己组织的,演出那天,老师、家长、同学都可以去观看,他们的孩子大都多才多艺,钢琴、吉他、小提琴、现代舞、芭蕾、自弹自唱等等,应有尽有,而且还很专业。
家长会是在学校草地上举行的,家长经常会带些食物、饮料等,放在学校准备的长条桌上共享。校长最多说几句祝福,没有班主任的训话,大家讨论的话题是学校预先通过给家长的邮件设定好的,比如说美国教育的战略意义,如何帮助贫穷国家的教育问题等等。
体育锻炼。每天下午3点之后就是体育锻炼,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参加各种球队,比如说篮球队,也会根据参加球队学生的能力分成几个球队,但训练、比赛的模式都是很专业、像模像样的。12年级(高三)也是如此。
学分制、必修课、选修课。美国高中实行学分制,必修科目有数学、科学、语言、英文、历史和综合学科等课程,同样的课程,比如说数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程度选择不同深度的数学课程。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课程,比如艺术、宗教等。学校里的选修课非常多,达到100多门,学生可以自由选择。
一般高年级学生修的课程都较难,每门作业布置的时间上限是55分钟,如果一个人修五门,五个55分钟就是四个多小时,作业负担相当重。
美国的中学教育是“上不封顶”,只要你有能力,学校里就为你提供给你的能力所能够达到的学习条件。有超过100门课可以选择,深度一直到大学水平。而到了大学本科,有许多课程是中国硕士研究生所学的内容了。到了博士,他们就学得很尖端了,并且的的确确是在那里搞科研,能够出很新的成果。
所以,这也解释了美国为什么出了那么多的、各行各业的世界顶尖人才。他们是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在着重培养能力、培养人才。
走班制。没有固定的班级,所谓同学只是选了同一门课程然后在一起上课的,不同的课程就有不同的同学,如果一门课程有15个同学以上上课就称作大班课。
社区服务。美国的高中毕业生要想顺利毕业,要想进入大学,必须拥有作为志愿者在社区进行服务性工作的经历,参加这种“义务劳动”的时间要达到规定的标准。一位美国大学的系主任曾经对我说,他录取学生的时候,非常注重“志愿者服务时间”这个指标。他说,一个孩子能否关注他人的命运,关注社会的需要,是这个孩子今后能否有大的造诣的前提条件,不管他研究的是什么专业,他都需要把为人类工作当成目标和动力。
我们所在的城市,要求孩子们志愿服务的时间累计要在200小时以上。这个时间长度可不是咬着牙参加一两次我们中国的那种学雷锋做好事的活动就能算数的。要想达到规定的要求,孩子们必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坚持为自己生活的社区作“奉献”(不管你有私无私)。
美国的高中生必须完成这个“作业”。你可以去养老院当清洁工,也可以作残疾人学习的辅导教师,可以给小学校义务修剪花草,也可以给教堂粉刷墙壁。只要你“献爱心作奉献”就行,社区的各个机构都会帮你实现你的“善良愿望”。
你就留心着去找能够当雷锋的地方干活去吧!干了好事,有专门机构为你记录时间,这些记录和评价将和你的学习成绩一起交给你的中学,作为你是否能够成为合格毕业生的标准之一,也将成为你进入大学时的录取标准之一,这就是你的操行评语,是你的人格描述,是你的“政治鉴定”。
二、美国“重点高中”学生的学习紧张不?
美国中学生比中国的功课更多,学习的时间更长。老师通常不会直接给答案,会给一个大概的思考方向……
他们的历史课本超过千页,A4纸大小,纸张是质量很好的那种超薄的铜版纸,厚厚的,大大的,沉甸甸的。美国,不就是那么短短几百年的历史吗,为什么历史课本还那么厚?
特别是对自己有要求、想迎接挑战的学生,选了荣誉课程(Honors Class)或进阶先修班课(Advanced Placement Class),即AP课程,其成绩可以算作大学学分,那就更不容易了。加上高中开始排名,虽然具体排名并不公布,但学校里能排前几名(或头10名)的学生是谁,大家心里都有数。等到学生高中毕业、申请大学前,为了大学录取有个参考,中学还是会根据平均学分(GPA)来排名的。
高中四年的学习更是紧张,常常有做作业、做project,忙到半夜不能睡的事。
三、升学竞争激烈吗?升学压力大吗?
收费高、成绩高、还要有个性,需要推荐信,国际学生也同样需要面试。
到了申请大学的时候,华人的孩子,特别是亚裔男孩,在申请顶尖大学时,竞争是特别激烈的。
到了初高中,跳级就很明显。有些积极的,在高中时就已经修过大学的基础科目(AP课程),为了争取顶尖学校的学生,也是要在学科上很拼命。
好大学不仅要会念书,还希望你是那种脑袋灵活的。如果你18般武艺都行,或你对想要学习的东西有深刻的研究,就算在校成绩没有很顶尖,还是有机会进入梦想中的学校与科系。
四、学生学习苦不苦?
美国学生学习起来大都是“拼命三郎”,据说在准备考AP课程时,这些孩子经常会通宵达旦的准备。但美国孩子在学习上拼命起来,不需要用什么“卧薪尝胆”、“劳其筋骨”等词语来激励,他们完全是自己想要和自主的。
美国孩子在假期里也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去报很多培训班,和中国孩子的区别是,他们是根据自己的喜欢报班的,没有什么功利色彩。
我的儿子在美国进入中学特别是高中之后,实际上也进入了一个“严酷的时代”,每天功课压力巨大,作业量常在4~5个小时之间。
在美国,上大学同样是每个孩子心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儿子也抱着进入美国名牌大学的梦想。为了应付“学习能力考试”,他每天用大量的时间去读世界文学名著和美国文学原著,规定自己每天背诵几十个平时很少用到的单词和短语,要做一大堆千奇百怪的数学难题。
“学业能力考试”,这个考试的成绩虽然不是美国孩子能否进入大学的唯一标准,但是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有点类似我们的高考。这个考试的成绩,关系到一个孩子能够进入什么样的大学,决定孩子们进入大学后能够得到什么样的资助。美国的一些名牌大学,对这个考试成绩是非常重视的。
为了应付进入大学前的“学业能力考试”,高中最后一学期,儿子每天只睡5个小时,由于睡眠不足,饭量急剧减少,体重也骤然下降,人一下子瘦下来,以至让从小对他要求甚严的妈妈也心疼起来。我们都劝他不要“竭泽而渔”,不要“杀鸡取卵”,要注意身体。
而到这个时候,孩子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已经大体定型了。从小学到中学七年的美国教育中,他已经知道了人的命运是自己掌握的,关键时刻,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七年的美国教育中,他知道了,目标一旦确定,能否持之以衡是能否成功的关键。七年的美国教育已经让他相信,任何成果都要靠脚踏实地的劳动,靠勤奋工作的积累。他知道,他此生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积蓄实力,去攀登理想的山峰。
从小学到中学的教育,已经让孩子知道,你可以选择轻松的生活,但是你不可能不劳而获!想买一辆好的山地车,他就要利用暑假去打工挣钱;想把国际象棋下好参加州赛,他就要拼命背记大本的棋谱;想进入学校的管乐队,他就要每天早早起床到旷野里去练习吹黑管。而现在,他面临的是一个更重要的目标——进入大学,这不仅是他独立人生的开端,而且关系着他此生的发展方向,因此,他知道,他必须努力奋斗。这时谁要想阻止他,改变他,已经相当困难。
看着孩子不用任何催促日以继夜地学习,我觉得他已经知道了怎样对自己负责。
儿子在17岁的时候,进入了美国公立大学——亚利桑那大学,获得全额奖学金。他在高中时已经修完大学一年级的课程,进入大学后,同时学习计算机和数学两个专业。同学们都说他“疯了”,每个期末,为了应付两个专业的课程考试,他会忙得每天只睡5个小时。
我对他说:“你犯得着这样拼命吗?你得劳逸结合。”他很平静地说:“你们过去不是老和我说‘艺多不压身’吗?现在我有精力,多学些本事,以后的生活中的选择机会就多一些。”
五、研究性课题
儿子进了中学,老师的要求更严格了。论文中要求引文的数量和参考书的数量,不能少于多少篇文章,多少部著作。你的论文观点如何,没人追究,但你的功夫必须下到,你的研究方法要正确,你要言之有据,注重事实!
美国学校在一种表面上轻松、开放、自由的教育过程中,对孩子的基本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进行训练,对他们的严谨、细致、专心的习性进行培养,让孩子们从小养成尊重事实、注重调查的务实精神。美国老师布置的作业,看上去和玩一样,但是对过程的要求非常细致,孩子几乎不可能偷懒。
儿子上高中的时候,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是亚利桑那州图桑市政府的一个市政科研项目。图桑有点像我们中国的云南。一年中晴朗的夜空达到330天以上,因此,美国天文观测台站都云集此地,据说美国全国科研机构的90%的天文望远镜都在这个地区。
对天文观测来说,不仅要求空气的澄净,而且对地面的反射光的要求也很严格,越微弱越好。但是图桑又是一个几十万人口的城市。整个城市的夜间公共照明系统的明亮度直接关系着当地居民的切身利益,市民们希望这个城市夜间灯光璀璨。这样一个尖锐的矛盾,让市政府和相关科学工作者都非常头疼,始终找不到一个两全的方案。
儿子所在的中学就把这个难题拿回了学校,摆到了学生们面前。
儿子和他的同学们组成了一个课题组,在进行了短暂的研究之后,就分别进入了认真的先期准备工作:从互联网上查找相关的资料,在世界范围内去寻找其它城市照明的各种布局结构,公共照明系统的最新技术,把地面照明对天空反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的可行途径。
为了这个作业,孩子们走访了当地的城市照明管理机构,用电子信件向世界上一些研究城市照明的专家求教,寻找当今世界上一些最新的公共照明技术。他们也走访了亚利桑那大学天文系一些天文观测机构,与天文学家们一起探讨天文观测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这个项目整整做了一个学期又加上一个暑假。最后,他们从照明系统的整体布局,根据不同时段对光源强度的适时调控,灯管、灯罩、防反射装置的配备等等方面,提出了一个图桑市区新型照明系统建设的可行性报告和一组新型照明系统的规划图。
儿子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作业中,忙得脚不沾地。他很得意地告诉我:“这个作业把我们都变成城市照明的专家了!”
没过多久,他们的研究报告就受到了市教育部门的嘉奖,在讨论城市照明系统的专门会议上,一群真正的专家们还请批评指正了他们的课题小组去列席旁听。学校就是在这样的活动中,让孩子们知道,一切学习最终都是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要勤于动手,要勤于思考,要实事求是。
六、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
说美国人不讲宣传,不讲政治,不讲思想改造?那是不了解美国!看看美国总统肯尼迪当年的就职演说:“我的美国同胞们,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问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
这种宣传教育不仅仅存在于总统的演说中,在学校,在教会,在社区比比皆是。就连美国电影这种“纯粹娱乐”的东西中,都会毫无例外地宣扬着美国的价值观念,美国的道德标准,美国的理想目标。
然而,他们敦促和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的根本途径,是让人们去了解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密切关系。让你知道你和社会之间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依存关系。
以上文字主要摘自《遭遇美国的教育》(高钢,中国人民大学教授,2006年),文字摘自其他网站,由于网站相互转载,又未注明出处,已经很难查到原始来源了,敬请原谅,谁知道原文作者敬请告之。
七、中国目前已经开始具备这些条件,你又是怎么做的呢?
目前,在全国实行的新课程改革,学分制、必修课、选修课、走班制、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研究性课题都在逐步进行着。有的学校里的选修课也非常多,多达100多门以上,学生可以自由选择。
北京中医药大学与北京宏志中学合作举办全国第一个“中医药杏林高中实验班”,实验班的教学由中医药大学与宏志中学共同承担,除完成普通高中阶段全部必修、必选课程外,还要完成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基础知识等课程的学习,把大学课程引入了高中。
在全国重点高中,学习同样“上不封顶”,只要你有能力,学校里就为你提供给你的能力所能够达到的学习条件。
新课改已经打通了“高中学业、大学专业、职场职业”之间的各个环节,把它们有机地链接在一起了。学生和家长完全可以通过规划来设计自己未来的发展。然而,我们的学生、家长、老师们作好准备了吗?……
亟希望于成都棠湖中学和成都七中的同学,通过人生职业规划课程的学习后,能够绘出一条或多条属于自己的、不同于常规的、按部就班的人生路线图,走出一条自我规划、自我设计的路子来,真正受益于新课改带给学生们的实惠。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