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诊后复习的用力点,即二诊以后的复习策略
(2010-04-14 11:09:55)
标签:
方正测评家长考生升学高考考研教育备考支招复习策略 |
分类: 学业规划 |
二诊后复习的用力点,即二诊以后的复习策略
从高考三轮复习要点重点的系列博文中,学习和复习是需要运用策略的,下面再谈谈与此有关的问题。
一、研究考试大纲
认真研究考试说明、考试大纲,按大考可能的动向、可能的题型分布、可能的难度来做复习。这样就能跟当年的大考对接上,在做题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二、横向做题
大家知道,第一轮复习是纵向复习,第二轮主要是横向复习了。做题也一样,要横向来做,做题要求质量,别求数量和速度,每一个典型题要力求得满分。如果能有针对性地按专题定向突破,那么就会底气大增,感到信心十足。
三、突破知识点的交叉点
考试说明中有规定:既要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考查上大学后的学习潜能,要在知识网络的交叉点设计试题。因此,在中学和大学知识内容的交界地方,在初中和高中知识内容的交界地方,经常出现意想不到的题目,而且往往是一些创新题,又经常出现在最后一道大题上。
在综合复习时,对于知识点相互交叉的题目,比如,数学中经常出现函数与不等式、函数与数列、函数与导数交叉。这些都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平常复习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敢于放弃
高考的难度分布是3∶5∶2(试题的命题设计、编制和要求),即基础知识占30%,中档题占50%,难题占20%。或4∶4∶2。前边80%是基础题和中档题,有的可能会直接来自课本,有的会做简单的改变。一般而言,绝大多数学生都是有能力拿得到的。在平时复习和考试时就要去运用这一复习和考试策略,有抓住80%这样的心理预期,否则复习时就会发生战略性失误,导致时间和精力上的不必要浪费。
因此,你可以用学科总分去乘80%,这是能够拿到的分数,再看看你目前的分数,就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提升空间了。怎么提升?
1、那些经常出错的题,那些能够做的题,就是复习的重点,是你能够取得非常大突破的地方,提高10-20分应该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已经通过重要考试确认会做的题,可以暂时放一放。
3、那些不会的,比如,老师在课堂上讲,你却觉得是在听天书,或者看了答案也不知如何去解,或者压根儿一点儿感觉没有的题,对你的提分可能没有多大用处,要敢于放弃。放弃并不意味着难题不能得分,要有“难题也能抓3分”的心态。这是因为:
难度系数在0.4以下的,叫难题(高考数学复习备考的一些建议——数学复习策略),难度系数在0.2以下的,叫废题,是无法区分出学生的学业水平和能力的。所以中考、高考中的难题,总有2-3分,会比较容易让人得到。
五、认知难题分布
以高考数学题为例,一般有三个小高峰:一是选择题的最后一题;二是填空题的最后一题;三是大题的最后一题。要么是创新题,要么是难题,是考察数学品质、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必要时,可以暂时放下,别让此类题影响了自己的考试情绪,造成心理恐慌。
更多博文请见:
非智力因素
更多咨询请联系:
休闲时刻
网购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打细算的门道。第三方支付和消费者保障联盟使网购变得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