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玉的包浆与沁

(2018-06-20 16:42:42)
标签:

汉代出阔壁

古玉

分类: 古玩
古玉的包浆与沁

    包浆:指古玉表面的灰质状物质,是古玉最基本的外观特点,形成的原因很多,埋在地下,或传世过程中,由于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包括埋藏环境、保存条件等)在玉器表面形成的一层颜色变化的氧化层,多见白色、铁锈色、暗黄色、黑色、绿色。

    沁:沁入古玉内里的条纹、片状物质,白色多称水沁,铁锈色有人称铁锈沁,有人称血沁,暗黄色称土沁,沁色形成的原因很复杂。汉代以前玉器沁色较重,南方出土玉器称为湿土出土玉器,水沁较重。红山玉器被一些人称为北方燥土出土玉器,或无沁,或白色沁,或铁锈沁,或暗黄色沁,沁色一般都较少,少量玉器为较重的白色或褐色沁。

古玉的包浆与沁
红山文化玉玦

古玉的包浆与沁
红山文化玉

古玉的包浆与沁


古玉的包浆与沁
良渚文化玉璧

古玉的包浆与沁
良渚文化玉琮

古玉的包浆与沁
兴隆洼文化玉玦

古玉的包浆与沁
汉代出阔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