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444707420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古玉的包浆与沁
(2018-06-20 16:42:42)
标签:
汉代出阔壁
古玉
分类:
古玩
古玉的包浆与沁
包浆:指古玉表面的灰质状物质,是古玉最基本的外观特点,形成的原因很多,埋在地下,或传世过程中,由于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包括埋藏环境、保存条件等)在玉器表面形成的一层颜色变化的氧化层,多见白色、铁锈色、暗黄色、黑色、绿色。
沁:沁入古玉内里的条纹、片状物质,白色多称水沁,铁锈色有人称铁锈沁,有人称血沁,暗黄色称土沁,沁色形成的原因很复杂。汉代以前玉器沁色较重,南方出土玉器称为湿土出土玉器,水沁较重。红山玉器被一些人称为北方燥土出土玉器,或无沁,或白色沁,或铁锈沁,或暗黄色沁,沁色一般都较少,少量玉器为较重的白色或褐色沁。
红山文化玉玦
红山文化玉
良渚文化玉璧
良渚文化玉琮
兴隆洼文化
玉玦
汉代出阔壁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陕西爱乐乐团“青年音乐家系列”交响音乐会在西安奏响
后一篇:
馆藏古玉欣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