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山文化玉瑗

(2014-10-20 05:19:42)
标签:

股票

玉瑗

敖汉旗

纹饰

孔径

分类: 古玩

 红山文化玉瑗

 

    早期的瑗是由臂环发展而来,多作扁形圆环状(见图1),器身呈方形断面或长方形、三角形、梯形断面。

 

    有的红山文化玉瑗比较特殊,它的截面不呈圆形,而是一个长方形,上下两面都是一个平面,内外两壁垂直于上下两面,敖汉旗博物馆就收藏了这样一个玉瑗(见图2)。这种造型戴在手臂上并不舒服,故后来发展为管形圆环状,器身断面呈圆形、椭圆形或半圆形,戴在手臂上就舒服了。

 

红山文化玉瑗

图1  玉瑗  内蒙古博物院展览。

 

 

图2  玉瑗  小河沿文化  直径6.8厘米,孔径5.8厘米。敖汉旗新惠乡房申墓地出土,现藏于敖汉旗博物馆。

 

    玉瑗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大量使用,各地新石器遗址均有出土。牛河梁遗址出土了距今5000年(见图3、4)、良渚文化出土了距今4000年的玉瑗。

 

 红山文化玉瑗

    图2  玉瑗  直径8.5厘米,厚1.1厘米,孔径6.5厘米。截面为圆三角形,出土时套在人骨右腕上,牛河梁第五地点一号冢1号幕出土。

 

 红山文化玉瑗

    图3  第3地点9号幕出土的玉镯,直径8.4厘米,厚0.8厘米,孔径6.7厘米,截面为钝三角形。

 

    玉瑗多数内壁光滑而平直,外壁呈圆弧形,出土报告称之为镯。这些玉瑗制作得非常精美,有的把器身拉长成筒状,有的在外壁雕琢纹饰,把表面做成绞丝状,出土时,有套在人骨双手或右手腕部的,可见瑗也作为臂饰。

 

 

红山文化玉瑗

    安阳商代妇好墓也出土了各种形式的玉瑗,第一种器形较长宽,外廓中间部位有一凸棱。第二种是外廓中间凹下,两边凸起成凹弧形。第三种是内缘凸起的有唇瑗,形似碗托,清朝乾隆皇帝曾做了几件玉碗托,就是这种形式的。第四种是将有唇瑗外缘板块体雕镂成花纹。战国玉瑗纹饰渐多,纹饰以谷纹和云雷纹为多。也有变化成一条首尾相接的龙形或变化成筒形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