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代白玉耳杯欣赏(图)

(2013-11-24 17:35:23)
标签:

价值

世纪

场地

梨树

张淑华

分类: 古玩

汉代白玉耳杯欣赏(图)

 

汉代白玉耳杯欣赏(图)

 

汉代白玉耳杯欣赏(图)

白玉耳杯杯  高3.2厘米、口长13、口宽9.5厘米。


    在吉林省博物院的馆藏珍品中,白玉耳杯以其光润晶莹,富丽端庄的造形成为其中的佼佼者,这件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国宝,从中原传入边鄙,行程万里,堪称汉魏玉器之精粹。

 

   据博物院副研究员张淑华介绍,这件白玉耳杯发现于我省集安县城的一个粮库里,那里是高句丽时代一处重要的建筑遗址(梨树园南遗址)。1958年8月,粮库的工作人员在平整晒粮场地时,发现了这件玉器珍品。

 

  专家从遗址的规模及出土遗物推测,这里可能是高句丽时期的官署或王室贵族的原住址,其年代大约在高句丽中期。经专家鉴定,此白玉耳杯是用新疆和田玉的核心部分磨制而成,磨工精细,造型优美,光滑润泽,玲珑剔透。杯口呈长椭圆形,长边两侧各附一长条抹角微微上翘。

 

    这种造型的耳杯在汉代也称为“羽觞”,主要用于盛酒或羹,既可做食器,也可做酒器。从玉质、做工和形别看,这件白玉耳杯应该是汉代高级工匠的杰作,可能是汉代宫中之物。

 

  这件白玉耳杯的形别大小与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料耳杯非常相似,专家推测,这件白玉耳杯应是从中原传入高句丽的,时间约在公元二三世纪。这件埋藏了两千多年的白玉耳杯,堪称汉魏玉器之精粹,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汉代白玉耳杯欣赏(图)

汉代白玉耳杯欣赏(图)

汉代白玉耳杯欣赏(图)
唐代的鎏金蔓草鸳鸯纹银羽觞

 

汉代白玉耳杯欣赏(图)

西汉海昏侯漆耳杯图片

汉代白玉耳杯欣赏(图)
西汉海昏侯墓首次出土玉耳杯

汉代白玉耳杯欣赏(图)
西汉海昏侯墓首次出土玉耳杯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汉代白玉耳杯欣赏(图)
玛瑙耳杯

2014年 广东省博物馆 琅玕蕴德——拾贝斋藏玉精品(展私人藏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