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组图)

标签:
编钟曾侯方饰件骨骼会场 |
分类: 古玩 |
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组图)
2012年4月13日,“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这十大考古新发现是:河南郑州老奶奶庙旧石器时代遗址,福建漳平奇和洞遗址,浙江余杭玉架山史前聚落遗址,内蒙古通辽哈民史前聚落遗址,四川宜宾石柱地遗址,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墓地,辽宁建昌东大杖子战国墓地,江苏盱眙大云山江都王陵,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窟顶北魏辽金佛教寺院遗址,山东京杭大运河七级码头、土桥闸与南旺分水枢纽遗址。这是新闻发布会会场。
这是福建漳平奇和洞遗址全景(资料照片)。福建奇和洞洞穴遗址位于漳平市象湖镇灶头村东北,在2008年12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遗址出土了一批重要的遗迹与遗物。遗迹包括旧石器时代晚期人工石铺活动面、灰坑等,新石器时代早期房址、灶、火塘、柱洞、灰坑等。遗物包括人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陶器、骨器、动物化石、煤矸石、动物骨骼、螺壳等。
这是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墓地的墓坑(资料照片)。曾侯墓地位于湖北随州市东北部约20公里的淅河镇内,2011年的发掘共揭露出墓葬65座和1座马坑。墓葬实际发掘63座,共出土陶、铜、瓷、漆木、玉石等各类质地的文物739件套。其中,青铜器325件,器类主要有圆鼎、方鼎、簋、鬲、甗、觚、觯、斝、爵、卣、觥、弓形器等。大量西周有铭青铜器和原始瓷器的出土,是本次发掘的一个亮点。
这是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墓地出土的曾侯方鼎(资料照片)。曾侯墓地位于湖北随州市东北部约20公里的淅河镇内,2011年的发掘共揭露出墓葬65座和1座马坑。墓葬实际发掘63座,共出土陶、铜、瓷、漆木、玉石等各类质地的文物739件套。其中,青铜器325件,器类主要有圆鼎、方鼎、簋、鬲、甗、觚、觯、斝、爵、卣、觥、弓形器等。大量西周有铭青铜器和原始瓷器的出土,是本次发掘的一个亮点。
这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窟顶北魏辽金佛教寺院遗址出土的北魏莲花化生瓦当(资料照片)。云冈石窟窟顶寺院遗址的发现,有助于了解北魏云冈寺院的结构、布局和规模,印证了《水经注》描写云冈石窟当年“山堂水殿,烟寺相望”的雄宏气象。
这是辽宁建昌东大杖子战国墓地椁底板上随葬的滑石饰件(资料照片)。东大杖子墓地目前已发现墓葬137座,已发掘43座,出土各类遗物近千件。墓地中的墓葬分为两类:一类为中、小型封石墓,随葬品均较丰富,以铜器为主,包括具有土著特点的曲刃青铜短剑(个别有金套柄)等兵器,具有燕文化特点的铜礼器(个别有金属镶嵌)、车马器等。有少量的陶器,多具有土著文化特色,如盉、大口尊等。另一类为封土墓,可分大、中、小三种,这类墓随葬品相对较少,以燕式陶器为主。
这是四川宜宾石柱地遗址的土坑墓(资料照片)。石柱地遗址位于宜宾市屏山县楼东乡田坝村,地处金沙江北岸一至五级台地,遗址分布面积约10万平方米。2010年6月至2011年11月,在遗址的I区、III区进行了4次考古发掘,共清理新石器、商周、战国秦汉、明清各时期遗迹800多个,采集了大量土样、炭样、动植物标本,出土有大量陶器、铜器、铁器、石器等。
这是河南郑州老奶奶庙旧石器时代遗址3F层居住面(资料照片)。老奶奶庙遗址位于郑州市西南郊、二七区侯寨乡的樱桃沟景区内。2011年4至8月进行发掘,揭露面积50平方米,发现3000多件石制品、12000多件动物骨骼及碎片、20余处用火遗迹,以及多层迭压、连续分布的古人类居住面。这处新发现,非常清楚地展示了当时人类在中心营地连续居住的活动细节,同时也发掘出土一系列与现代人行为密切相关的文化遗存。
这是江苏盱眙大云山江都王陵出土的错银编磬铜虡兽座(资料照片)。大云山江都王陵历时近三年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揭露出一处比较完整的西汉诸侯王陵园。陵园内共发现主墓3座、陪葬墓11座、车马陪葬坑2座、兵器陪葬坑2座、陵园建筑设施等遗迹。陵园外发现东司马道及陵园外陪葬墓1座。结合文献和出土资料证实一号墓墓主人为西汉第一代江都王刘非,大云山汉墓区为西汉第一代江都王陵园。目前已基本明确大云山西汉江都王陵园的基本结构和平面布局。出土的大量漆器、玉器、铜器、金银器等精美文物,尤其是编钟、编磬。
这是河南郑州老奶奶庙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骨片(资料照片)。老奶奶庙遗址位于郑州市西南郊、二七区侯寨乡的樱桃沟景区内。2011年4至8月进行发掘,揭露面积50平方米,发现3000多件石制品、12000多件动物骨骼及碎片、20余处用火遗迹,以及多层迭压、连续分布的古人类居住面。这处新发现非常清楚地展示了当时人类在中心营地连续居住的活动细节,同时也发掘出土一系列与现代人行为密切相关的文化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