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笔洗(图)
笔洗,说白了就是用来盛水洗笔的器具,文房清供里的重头角色之一。毕竟,传统的毛笔多少都有些娇贵,总沾着墨汁容易断折,有必要时时清洗。除了基本的实用价值之外,传世的笔洗大多雅致精巧、造型和装饰各有千秋,赏玩价值也相当高。就器形而言,笔洗以钵盂为基本形,广口内敛,扁圆腹,当然也有长方洗、玉环洗等。此外,还有中间用作笔洗,边盘用作笔掭的“二合一”制品。

清代和田玉笔洗

清代和田玉笔洗
笔洗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的一种文房用具,与水丞、砚滴、镇纸、笔架、笔掭、墨床、印盒、糨糊盒等同属文房小九品之一,是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以形制奇巧、种类繁多、雅致精美而广受青睐,传世的笔洗中,有很多是艺术珍品,其赏玩性远远大于实用功能。古代用贝壳、玉石制作笔洗,宋代已有典雅的瓷笔洗问世,明代还有用铜制作的小盂作笔洗。由于形制功用相近且混用,现代人很容易把它与水盂、笔掭相混淆。历代笔洗的造型多为扁圆形,上饰各种花纹图案和象形物,或富贵吉祥,或文雅庄重,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笔洗有很多种质地的,包括瓷、玉、玛瑙、珐琅、象牙和犀角等,基本都属于名贵材质。各种笔洗中,最常见的是瓷笔洗和玉笔洗。这些笔洗一般为敞口,浅腹,形状多种多样,包括花、果、鱼、兽等象生造型,如桃式洗、荷叶洗、鞋洗、梅花人物洗等。

玉笔洗可能产生于秦汉之际,从考古发掘可以看到,汉代玉文具开始增多,目前所知最早的玉笔洗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汉代作品。玉笔洗最大的特征是一洗一个模样,没有雷同。由于传统琢玉技术相当成熟,工匠们的艺术修养也很高,玉器本身又是珍玩之列,玉笔洗各个都雕琢得生动活泼,玲珑有加,艺术性远远超过实用性。如一件曾出现在拍场上的秋蟾桐叶玉洗,器身雕成一片被折枝拖着的内卷桐叶形状,其上筋脉丝丝缕缕,一秋蟾栖身叶上。此玉笔洗不但形状生动,雕琢更是逼真,连同叶边缘被小虫啃食的痕迹都历历在目。

又如一件雕琢有蟠蛎的玉洗,浮雕在器身外的4个蟠蛎张牙舞爪,似乎正在以不同的姿势向上攀爬,其凶狠机智的外貌被琢玉者刻画得栩栩如生。再如一件莲藕玉洗,一枝粗壮鲜嫩的藕上,莲茎缠绕,生长着几片嫩叶,一朵莲花似开未开,孕育着旺盛的生命。一枝莲蓬已经结出累累果实,就在这一派生机盎然中,一片大大的卷曲莲叶构成盛水部分。如此美轮美奂的造型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感官的愉悦,也是美的熏陶。

精品玉洗在拍场上一向是藏家追捧的焦点,如2005年天津文物秋拍上,清乾隆青玉雕岁岁平安纹笔洗估价100万元,成交价达134.2万元,是目前笔洗拍卖成交价第2高的拍品。北京翰海2004年春拍的一件清中期白玉欢天喜地笔洗以93.5万元易主,高出估价近2倍。

明代和田玉笔洗

明代和田玉笔洗

明代和田玉笔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