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玉之最(图组)

标签:
玉器古玉图考大禹治水图杂谈 |
分类: 古玩 |
我国的玉之最(图组)
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一件玉制品:山西湖县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所出土的用水晶制的小石刀,估计为距今8000年前的玉器。
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装饰用彩石玉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璜、珠、坠等,估计为距今6800-7000年前的玉器。
块
|
|
璜
·藏品类别:玉石器 |
|
坠
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俏色玉器:河南安阳小屯村北出土的营玉鳖,为距今3000年前殷商时代之玉器。营玉鳖巧妙地把握玉料的自然色泽和纹理特点,将原有黑褐色皮保留下来琢成鳖的背甲,头、腹、足均为青白色,黑色双目和白爪上都留着黑色爪尖,神韵天成,妙趣横生。
商代晚期 1975年河南安阳小屯11号房出土的圆雕一鳖 长4厘米
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翡翠制品:北京明定陵中出土的翡翠如意(公元1368年-1644年)。
定陵出土玉器
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汉代玉器:元帝渭陵附近出土的镂空羊脂白玉、仙人奔马、玉熊玉鹰、玉避邪。皆以和田玉制成。
金丝连接的玉璜
自古以来我国最大的一件玉制品:《大禹治水图》玉山,现藏故宫博物院宝馆,青白玉材质,高224厘米,宽96厘米,重约5300多公斤,由清代扬州玉工制作,前后共用了十年时间完成。
《大禹治水图》玉山
中国最早的大件玉器:元代《渎山大玉海》,现存北京团城玉弓亭内,重3500公斤,高0.7米,直径1.35米,椭圆形经围4.93米,底深0.55米,壁厚0.22米;酿酒三十余担,传为忽必烈酿酒器物。
我国最著名的琢玉大师:明代末期的陆子冈。
明代 陆子冈 白玉杯
我国最早的一部金石学图录:吕大临编撰之《考古图》。
我国第一部专门的玉器目录:元代《古玉图》,成书于1341年。
我国第一部古玉学术研究专著: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吴大澂编撰之《古玉图考》。吴大澂写这部书,是因为他喜欢玉,并精于鉴别。他说:“古之君子比德于玉,非以为玩物也。”另外,当时社会,行好古之风,而“好古之士往往详于金石,而略于玉,为其无文字可考耶,抑谓唐以后仿制之器多,而古玉之真者不可辨耶。”并且,“已有的古玉典籍,或无考证,或图录太少。”于是,吴大澂广泛收集资料,将其可以见到的和自己收藏的古玉,以《周礼》等先秦古籍为指导,在作了系统而深入的考证后,编写了《古玉图考》一书。
《古玉图考》成书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同年由上海同文书局出版,为石版影印。当时出版了两种版本,一种为大开本,全书分两册,另一种为缩小本,全书分4册。卷首有作者手书“古玉图考”书名,其后有“光绪十有五年岁在己丑夏四月八日吴县吴大澂书于济宁节署”的“古玉图考叙”。书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古玉进行了考证、介绍。每一类玉器均绘有附图,共录玉器近200件,其图由吴大澂族弟吴大桢绘制,图后按类附有器物尺寸、名称、用途、年代的文字说明。
中国最大的玉王(1984年):长7.55米,宽6.95米,高5.7米,体积106.8立方米,重量为267.76吨,为1984年辽宁岫岩县内所采掘,形状不规则,质地细腻,有深绿、绿、浅绿、红、黄、黑六种颜色,这是我国最大的一块玉石王,需要有15个成年人拉手才能围上。
原本与山体紧连的世界最大玉石王与山体一下分开3米左右的距离。
重6万吨、地上部分25米、地下部分15米、直径30米
中国最大的水晶王:屹立在北京中国地质博物馆院内的重达3.5吨的水晶大王,1958年出土于江苏东海县房山镇拓塘村。整个晶体大约由13~15个平行连晶组合而成,外观看起来像一座晶莹透明的金字塔。晶体高1.9米,宽1.7米,厚l米,重约3.5吨,是中国迄今最大的水晶晶体之一,堪称万金难求的稀世珍宝。
重达3.5吨的水晶大王
重达3.5吨的水晶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