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敦煌国家一级文物魏晋时期铜镜被盗

(2008-09-04 11:39:23)
标签:

敦煌

国家文物

铜镜

杂谈

分类: 古玩

             敦煌国家一级文物魏晋时期铜镜被盗

 

       敦煌博物馆成立于1979年10月,前身是县文化馆考古组。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该馆现藏文物达4000多件。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重点展出: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即第17窟)文书。


       第二部分重点展出:汉、三国、晋、隋、唐等时期墓葬出土的文物,主要是石碑、石塔、陶盒、陶鼎、镇墓兽、莲花砖、麒麟砖等。其中麒麟砖最为罕见。这是一种高浮雕阳刻,麒麟四蹄凌空,犹如奔腾的骏马昂首嘶鸣。


      第三部分重点展出:丝绸锦缎、绢、纱、罗等实物,给“丝绸之路”提供了充分的实物和参证。另外,还展出了“汉简”以及铁、铜工具和兵器,为研究中、西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其中,敦煌历史文物展室2个,展出本地出土收集的珍贵文物2000多件,时代自原始社会至清末,包括各种陶器、写经、货币、石磨、木哭器、砖瓦、铜器、丝绸、珠玉等;汉代长城展以介绍在敦煌境内的汉长城遗址为主,陈列出土的汉简、麻纸、大麦、谷子,烽火台使用的大炬、小炬实物以及汉长城遗址模型;名人书画展室,以敦煌之名人、书画家所留墨迹为主。其中有著名的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和举世罕见的藏文写经,珍贵的古代地理、气象、军事写本等,都是镇馆之宝。

 

     核心提示:8月24日白天,敦煌市博物馆内展出的一件国家一级文物魏晋时期的铜镜被盗,铜镜背面刻有“位至三公”字样,铜镜品相较好,直径11厘米,厚仅0.3厘米。同时被盗的还有其他3面铜镜,但它们只是一般文物。目前警方正在调查,铜镜尚未找回。

 

 

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08/9/3/200809031145031bcfe.jpg

新华网兰州9月3日电  3日记者敦煌市博物馆了解到,放置在该馆展厅展出的一件国家一级文物近日被盗。

 

敦煌市博物馆馆长傅立诚介绍,被盗的这件国家一级文物是一面魏晋时期的铜镜,背面刻有“位至三公”字样,铜镜品相较好,直径11厘米,厚仅0.3厘米。

 

傅立诚说,这一铜镜是在8月24日白天发现被盗的,当时正是游客参观时间。同时被盗的还有其他3面铜镜,但它们只是一般文物。

 

据傅立诚介绍,敦煌市博物馆安全防护设施较差,只有一套红外线报警设施,而这一安防设施是在夜间闭馆后才启用的,白天游客参观时全靠安防人员值守。

 

发现文物被盗后,敦煌市博物馆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报警。目前警方正在调查,铜镜尚未找回。

 

中新网9月3日电 据中央电视台新闻三十分报道,敦煌市博物馆展出的一件国家一级文物近日被盗。

 

  被盗的这件国家一级文物是一面魏晋时期的铜镜,铜镜品相较好,直径11厘米,厚仅0.3厘米,背面刻有“位至三公”字样。

 

  这一铜镜是在8月24日白天发现被盗的,当时正是游客参观时间。同时被盗的还有其他3面铜镜,但它们只是一般文物。

 

    记者9月3日从敦煌市公安部门获悉,8月24日发生在敦煌博物馆的4面铜镜被盗案,日前由敦煌市公安局成立的专案组紧锣密鼓展开侦破工作,酒泉市公安局在案发后即派出技术力量进行指导,9月3日又派出督察组对此案件进行督办。

 

 

                    W020080904360338983769.jpg

 

 

  2008年8月24日上午,敦煌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照常打开第一展厅之后就惊呆了:展厅陈列铜镜的一玻璃框架柜台中出现空缺,几面铜镜不知去向。工作人员立即向值班副馆长进行汇报。副馆长便向敦煌市文化局的主管领导报告,并向敦煌市公安局报案。经警方和博物馆工作人员清查,证实该所展出的7面铜镜中有4面不翼而飞,其中一面铜镜属国家一级文物,该铜镜出自魏晋时期,背面刻有“位至三公”字样,铜镜品相较好,直径11厘米,厚仅0.3厘米。另外三面铜镜属暂无级别的参考性文物。

 

  敦煌市博物馆坐落于敦煌市区中心,案发前,第一展厅免费向游人开放,入馆人员繁杂。案发后,敦煌市公安局迅速成立了专案组展开侦破工作,并向酒泉市公安局进行报告,酒泉市公安局刑侦支队8月29日派出2名技术骨干力量,协助敦煌市公安局刑警大队破案。9月3日下午,酒泉市公安局派出由该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徐有义带领的督察组赶赴敦煌,对此案进行督办。

 

  据督察组一位成员介绍,警方在案发后第一时间经过现场勘查发现,博物馆两道大门、第一展厅大门门锁和展厅窗户无被撬痕迹,窗外墙壁也未发现攀登蹭擦痕迹。警方初步分析认为所失铜镜系被盗,被盗时间在8月20日至8月23日下午6时30分博物馆开馆期间。

 

  目前,警方对博物馆工作人员和敦煌市古玩市场进行排查,未发现被盗文物踪迹,案件暂无进展。

 

    博物馆第一展厅用以展出文物的柜台大都为玻璃框,展出铜镜的柜台一角有一片玻璃破碎已有时日,可以很自然地将手伸入。有关人员分析认为,盗镜者有可能就是利用这一空缺而得手的。了解敦煌博物馆情况的有关人士还认为,盗贼得手除了利用柜台的这一空缺之外,还利用了博物馆管理人员和安全保卫措施的“空缺”,要不然,盗贼怎么可以在光天化日得手呢。有关人员透露,敦煌市博物馆安全防护设施较差,只有一套红外线报警设施,而这一安防设施是在夜间闭馆后才启用的,白天游客参观时全靠安防人员值守。该博物馆除了负责人系专业人士外,其他管理人员缺乏,现有管理人员来源复杂,素质良莠不齐。

 

  此外,博物馆至今没有有效的监控设施和安保措施,不仅使盗镜者有机可乘,也给警方破案带来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