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石器时代玉器精品图片(2)

(2008-02-29 21:34:43)
标签:

文化

分类: 古玩
                新石器时代玉器精品图片(2)
 
 
                                             编辑:廖南
 
            玉人兽复合佩

http://www.addidea.com/Article/UploadFiles/200705/20070509212413971.jpg

    玉人兽复合佩,高8.2cm,宽4cm,厚0.6cm。 佩玉料呈青色,局部有白色斑,片状,镂雕人兽复合图案。佩上部为人首,较大,头部饰一周绳索纹并饰双鸟形冠,长发后披,于两耳侧外卷,耳下有佩环。佩下部为兽首,短而宽,呈横向的条状,兽嘴略宽,眼为孔洞形。佩中部为镂雕的人身与兽身,相互交错,不易分别。 此佩为传世文物,原出土地点已不清楚,学者们对其制造年代也有过多种推测。从人物头部特点看,应属新石器时代,而佩下部兽头的形状、孔洞的镂雕方式同石家河文化玉器的兽头及加工方法非常相似,因此初步确定其为石家河文化玉器。

  

                             玉 璜

http://www.addidea.com/Article/UploadFiles/200705/20070509212415624.jpg

    玉璜,高5.2cm,长10.6cm,厚0.3cm。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 璜玉料材质较好,黄褐色,较薄。近似半圆形,直弦,中部下凹,两侧各有一孔,底部两角略向外伸。璜的一面有弧形凹槽,是对玉料开片时留下的切割痕,这类切割痕在新石器时代玉器上时有出现,从痕迹上可以看出,玉器加工中采用的是线切割的剖料方法。玉片厚度约0.3cm,表明当时玉料开片技术已达到一定的水平。作品呈不规则的半圆形,两角外伸,说明此璜并非由圆形玉器切割而成,可能是以长方形或三角形玉片磨成。

  

      夏商周玉龙形"勒玉"(勒上玉下,一个字,下同,)

http://www.addidea.com/Article/UploadFiles/200705/20070509212416993.jpg

    玉龙形"勒玉",商,高2.3cm,长6.5cm,宽2.5cm。 (音勒)以青玉制,有白色沁,圆筒形,两端粗细不等。器表饰龙纹,其龙纹特点是“臣”字眼,并饰有重环纹、鳞纹等。 商代的玉龙,由龙眼的变化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的龙眼为方形或菱形,中、晚期为“臣”字形。重环纹和鳞纹直至西周中晚期才出现在青铜器上,因此本器上的这两种纹饰对于玉器和青铜器装饰纹样的比较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玉弦纹环

http://www.addidea.com/Article/UploadFiles/200705/20070509212417988.jpg

    玉弦纹环,商,外径12.1cm,孔径6.7cm,厚1.4cm。 环因受沁蚀成鸡骨白色,圆形,中心有一圆孔,两面各饰相同的弦纹3圈,近孔处有一圈环形凸脊。 这类器物最早见于新石器时期,至商代仍有延续。以前曾被定名为乳环,推断其为女性乳房饰物。近年根据考古发掘,始知它是戴在手腕上的饰物。

  

                       玉蝉形出牙环

http://www.addidea.com/Article/UploadFiles/200705/20070509212418658.jpg

    玉蝉形出牙环,商,外径10.5cm,孔径3.3cm,厚0.4cm。 环玉质较杂,大体为白色。圆片状,肉、好等径。外沿有三个顺时针方向且等距的蝉形出廓雕。此环造型朴拙,刀法简练,俗称璇玑式环。

  

        玉牛形"勒玉" (一个字\勒上玉下\音勒\下同)

http://www.addidea.com/Article/UploadFiles/200705/20070509212419559.jpg

    玉牛形,商,长4.8cm,孔径0.9cm。 (音勒)玉料青绿色,局部有褐色斑,筒状,牛形,一端较细,为牛首,另一端较粗,雕牛尾,四肢收于腹下。其横截面近于方形,两端间有一通孔,孔壁有螺旋纹。商代玉石器中有一定数量以牛为题材的作品,多为牛头形,整身的立体造型较少。这件作品较好地表现了牛的全形,艺术手法简练,外表可分解为上、下、左、右四个面,方圆兼顾。中孔较粗,可穿绳接连其它器物。

  

                     玉兽面纹韘

http://www.addidea.com/Article/UploadFiles/200705/20070509212422901.jpg

    玉兽面纹韘,商,高3.2cm,直径2.8cm。 韘有黄褐色沁,圆筒形,上口斜,下口平。正面凸雕饕餮纹,鼻两侧各有一穿孔,背面近下口处有一凹槽。 《说文》曰“韘,射也”,说明此器为骑射之具。穿孔可用来系绳,缚于腕部,用时套于拇指上,张弓时,将弓弦嵌入背面的深槽,以防勒伤拇指。韘初见于商代,流行于战国至西汉,但到后期原先的功用逐渐弱化,其演变为一种装饰品。

  

                      玉兽首饰件

http://www.addidea.com/Article/UploadFiles/200705/20070509212424840.jpg

    玉兽首饰件,商,长4.5cm,宽2.6cm,厚1.5cm。清宫旧藏。 此饰件呈梯形,上部凸雕兽首,大耳,环眼,嘴部向内勾卷,似鸟喙,兽首旁有阴线雕出的鹰翅及爪。饰件中部隆起似瓦面,下部似柄,有二道凸起的弦纹,底边略宽,呈多棱状。 与此玉饰件类似的一件作品出土于山东滕县前掌大遗址,但凸雕的兽首已失。此件玉兽首饰件是目前发现的同类器中最完整的一件,且发现得较早,对研究此类玉饰的图案内容、使用方式和加工工艺都有重要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