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玉器的鸡骨白与铁沁现象

(2007-12-15 09:10:13)
标签:

杨伯达

西汉南越王墓

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体

鸡骨白

分类: 古玩

 古玉器的鸡骨白与铁沁现象

 

    1992年刘良佑认为白化乃至鸡骨白的现象,是因为碳酸气与玉器中的钙结合形成碳酸钙而析出,发生“脱钙”现象堆积于玉表而发生白化(刘良佑,《古玉新鉴》台北,尚亚美术出版社,1991,页264)。

 

    1994年闻广透过室温红外吸收光谱,认为受沁过程中并非同时而是先后发生的,而且:“闪石受沁后其矿物未变,并没有钙的增加,古玉受沁后的显著变化是显微结构变松,由此导致了其半透明度的丧失及褪色变白,其原理和同为水(H2O)的固体状态的冰与雪的差异相似,即冰因是致密的故具透明度。”并认为流传的古玉“钙化”说,与事实不符,此术语不应继续使用(闻广,《古玉的受沁》,《故宫博物院院刊》,1994年,总134期,页92)。

 

    1997年杨伯达针对良渚玉器鸡骨白的成因,提出:“土壤中氢氟酸含量较高,对良渚文化由表及里的渗蚀就较为严重,均变为鸡骨白”(杨伯达,《传世古玉辨伪综论》,北京:故宫博物院院刊,1997年,第4)。

 

    但是,1998年钱宪和认为火烧白与风化造成的鸡骨白饰不同的,火烧白表面无光,而天然风化的表面有玻璃光,自然风化是因为晶间空隙的发生,不仅硬度变得较低且当光线进入时产生折射、乱射形成白化的现象,并认为在湿的环境中玉器容易白化,细致的玉质不易白化(钱宪和,《古玉之矿物学研究》,《东亚玉器二》香港: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1998年.p.230)

 

    当实际观察玉器时,可以发现白化容易发生在玉器的边缘地带,如河北平山中山国六号墓出土的战国玉璧(图32)以及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新石器时代玉璧(33);这应该是玉石接近玉璞的部分,此处玉石结构较为疏松,所以较容易白化,符合闻广与钱宪和的看法;而且,当比对成形对开的玉佩时,更可发现白化发生的部位非常对称,如震旦博物馆藏的战国凤形玉佩(图34),图35震旦博物馆的战国龙形玉佩合并起来时,很明显看出白化部位完全吻合,可以看出玉的质地松紧与否,影响了白化的发生。


    玉器铁沁与白化有相同现象,铁沁也是容易发生在玉器的边缘地带;如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玉璧、安徽长丰县出土的战国玉璧、太原晋卿赵氏墓出土春秋玉璧;这也是玉石接近玉璞的部分,因此,在结构较疏鬆的材质处,铁沁也是比较容易发生。

 

    白化的形成与质地的疏密有很大的关联性,也就是白化是结构变松造成的可能最高,但是,怎样的因素可以让玉质变松了呢?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一件东汉包金握(),包金的部分脱落后,可以见到包金的部位几乎完好如初,而未包金的部位白化非常明显,由此来推测墓葬环境,黄金是隔离了酸堿的侵蚀、还是调和了冷热变化?这还需相关领域的专家进一步作研究了。

 

    出土玉器为何变成红褐色的成因,因为有明确的考古资料可供参考,通常认为是邻近玉器的铁器的铁离子沁入玉中,而呈现红褐色,也就是俗称的“铁沁”。

 

    与铁器镶嵌在一起的玉器,往往具有红褐色的色变,正是铁沁的典型特征;如扬州市甘泉姚庄102号西汉墓出土的玉剑格及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玉剑格、玉多节带勾,玉器因铁芯生锈而胀裂,褐色沁斑由内而外,显然是受了铁剑的沁蚀。

 

    玉器色变成绿色的成因,与变褐色一样,近年考古资料的大量增加,也已经不是秘密;例如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玉角杯,在墓葬中,与铜质弩机、铜质剑簇等铜器放在一起,铜绿不仅附著在玉角杯的表面上,也沁入了玉质内部,使玉角杯局部玉质变為绿色,所以,这种现象俗称「铜沁」。


    玉器常与铜器镶嵌在一起,铜绿也会沁入玉质中,而產生绿色色变。例如河南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援铜内戈,援与内交接处的玉质转变成绿色,即是铜沁。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玉杯与河北满城陵山一号墓出土的镶玉铜枕,铜与玉交接处的玉质皆呈现绿色,皆為铜沁。 


    以上的说明,探讨了出土古玉色变的现象与成因,但是,墓葬环境的变异太大,并非仅只以上所列的状况而已,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玉璧就因被丝织品绑附而影响了色变,四川金沙文化出土玉器特殊的呈色现象(如图的玉錛形器),目前尚难有科学性的解答。

 

    而且,还有许多可能的成因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比如说:地壳数十亿年的碳酸钙现象,对白化也应有明显影响的;以及土壤内含铁量高,也应是铁沁的来源;以及,玉质中原有的矿物质会不会產生氧化而形成了色变呢?

 

    追求科学化、有根据的答案当然是努力的方向,这种种复杂的成因,尚待更多相关领域的专家来进一步研究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