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股票指数
由于股票价格变动无常,行情千变万化,如果要从总体上观察股票的涨跌情况,就引出了股票价格指数的概念。
股票指数是股票价格平均数的简称,是由市场管理机构编制的表明市场股票价格变动情况的数值。股票指数的计算一般有“股价平均数”和“股价指数”两种计算体系。所谓股价平均数,简单地说就是某一时点市场股票价格的平均数。在具体的计算中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算术平均法”,在某一时点上,把市场中所有股票的价格相加,除以该时点的股票个数,得出平均价格;另一种是“加权平均法”,即把某一时点的每一种股票交易价格与交易量(股数)的乘积相加,然后除以该时点的总交易量(股数)。显然,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平均股价比较合理地反映了这一时段的股价情况。
为了说明问题,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3个公司在某天的收盘价分别为10元、20元、30元,如果算术平均法计算则该天的股价平均数就是10+20+30/3=20元。当这3个股票当天的交易量不一致,分别为50股、30股和20股时,如果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则该天的平均股价应为:
(10X50+20X30+30X20/50+30+20)=(500+600+600/100)=(1700/100)=17元。
所谓股价指数,简单地讲,就是市场股票的平均数与指数计算基期时股票平均价格之比。指数计算基期一般有编制指数的机构确定,通常把基期的指数定为
100。如指数计算基期的市场平均股价为10元,市场公布日的市场平均股价为18.5
元,则该日的指数应为(18.5/10)x100=185。其含义是,指数公布日的平均股价是指数计算基期的1.85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