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泰嵩口百年景点青年会亟待开发

(2023-10-08 11:03:18)
标签:

文化

教育

历史

分类: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螺洲,嵩口

永泰嵩口百年景点青年会亟待开发

               林正德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美国波士顿公理会派遣年仅27岁的传教士爱德华·汉林顿·史密斯携夫人格雷斯·汤姆斯远涉重洋,来到中国永泰传教并兴办教育。这位年仅27岁的小伙子是个快乐的小伙子,随身带来了照相机和大量胶卷,他入乡随俗起了个中国名伊芳廷,其还是美国总统罗斯福、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同学故旧。

1930年,伊芳廷与夫人格蕾斯(网络图片)

  伊芳廷到永泰后,随即接手永泰教务,并聘请会福州方言的闽侯籍传教士林则铎担任牧师。伊芳廷租赁城关沙浮妈祖庙旁一所民房开设学堂,并聘请会讲福州方言的福州人讲授《千字文》等中国传统启蒙课程,同时学习地理、英语、数学等辅助课程,开启了永泰中西学科教学的先河。同年,清廷颁布了《兴学诏书》,要求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首次制定了近代学制,即壬寅学制1903年,美国一位叫陈嘉理的女传教士在永泰县城小东坑创办一所女子学校,取名育德女子学堂。光绪三十年(1904)伊芳廷在城关上马路购买4亩地皮,盖起了教堂、宿舍、医院等设施,基督教在永泰得以快速发展。1905年,伊芳廷将妈祖庙旁民房开办的学塾迁入后垅学堂,改为永泰私立格致学堂,并亲任主理(校长之职)。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伊芳廷筹资兴建位于龙峰山麓的新校园终于顺利落成,命名为永泰县私立同仁初级中学(即永泰一中前身),伊芳廷亲任校主理。

 

1907年,永泰教会学校(网络图片)

 

1930年,伊芳廷住处八角楼(网络图片)

 

站在最左边的男子就是伊芳廷,当时他在永泰经营着一家孤儿院。右边戴着华丽帽子的是他的妻子格雷斯,她和另外三名洋女子都是幼儿园的老师。在他们中间,还有三名气宇轩昂的中国人,他们是伊芳廷的同事。在照片的背景中,联奎塔再次出现。(网络图片)

  据《永泰县志》(1992版)及《永泰基督教传教年表》记载,清宣统二年(1910年),基督教会筹资兴建的新学校永泰县私立同仁初级中学(永泰一中前身,位于龙峰山麓)顺利落成。同年,教会又在嵩口创办一所教会学校,命名为永泰县嵩口格致小学。嵩口格致小学旧址位于嵩口旧街(原派出所后面),据《嵩口乡志》(1959年编)记载,基督教最早传入嵩口是在1896年,最初由张雅能在开榜横厝设布道堂传道,后移至街头坪韦厝(今旧街原派出所)。后由王昌庆、江履访(永泰塘前人)相继任牧师,教徒逐渐增至三百多人。清宣统二年(1910年)教会在嵩口创建格致小学,由牧师江履访任校长,校址即设在街头坪韦厝(即基督教布道堂)。1923年,江履访向各乡募款,建成基督教青年会,作为新的校舍。1931年,江履访离职,由蔡步天(白杜村小喜人)继续传道,并兼任格致小学校长。1934年格致小学停办,是年六月,嵩口遭遇百年未逢的特大洪灾,青年会被洪水冲毁,当年即由基督教会筹资重建,仍由蔡步天任校长直至嵩口解放为止。

  关于嵩口格致小学首任校长江履访的简历补充如下:江履访,生于公元1887年正月29日,逝于1983年元月22日,享寿96岁。福州私立格致书院八年制汉文科毕业,山东齐鲁大学神学院毕业。中华基督教会牧师、永泰嵩口镇真主堂牧师、私立永泰格致小学校长、私立永泰格致中学校长。

  有一张“1948年伊芳廷在永泰嵩口青年会老照片,除了前排伊芳廷及夫人格雷斯·汤姆斯,还有几个在永泰的美国宣教士、教师,坐在前排正中的是永泰嵩口格致小学首任校长江履访和夫人黄××(她是一位乡村种痘医生),这张老照片实际上就是江家的全家福。

江履访有7个子女,长子江振中191762日出生,他聪明好学,学习成绩优秀,高中转学福州市格致中学。时值抗战前夕,民心激奋,学生运动风起云涌,而他时任校学生会主席,积极投身其中,被当局列入黑名单,被迫流亡上海,就学于私立上海同德医学院,有幸与后来成为其妻的钱维顺相识。上海沦陷后,他辗转流亡到四川省,就学于华西协合大学(又称华西联合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即投笔从戎,参加第二十九军孙元良部任上校军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