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晓捷:创业精神的真谛

(2016-06-02 10:00:39)
黄晓捷 九鼎投资总裁

 第七届清华大学中国创业者训练营于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举办。会议邀请到九鼎创投总裁黄晓捷先生做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内容:

 

 其实在十一年前,我也曾经站在这里,十一年前我是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新生代表,当时考了第一名,作为新生代表,在2001年曾经在这里和大家作了一次汇报。

 十一年来我有很多变化,最大的变化和主题是一致的,一直在试图改变,改变环境和我自己,在这里,我谈几个方面的理想,怎么看待学习,以及怎么理解创业,谈自己理想和看法。

 其实我在教学上是一个逃兵,我早年曾经在五道口教书,后来为了挣钱离开了学院,没有当老师,我自己也觉得我不是一个特别耐的住寂寞的人,奉献精神也不是很强,我自己是没有水平做一个好老师的,我每次提醒自己,当面对很多人的时候,第一不要好为人师,第二我想提醒各位,不管我给大家交流的内容有意思或没有意思,其实我觉得没有那么重要,他应该是影响不了你的一生,就像投资的时候,如果我和一个企业家交流,我给他的想法和建议很快接受了,这个企业我通常就不投了,因为没有意义了。一个企业家连自己的思想和自己坚持的事情都不能一以贯之的话,我给他的建议很快就改变了,那么这个企业是没有前途的。

 讲一下我自己的创业历程,我从89年开始创业了,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们正在看射雕英雄转,有一个附带的产物是不干胶流行起来,很多人贴在衣服或文具盒上,我发现两个巨大的机会,第一有批零差价,买大的是一块钱,可以分成很多小的。第二,大家有差异的需求,有的喜欢郭靖,有的喜欢黄蓉。

 我发现这个巨大的商业机会之后,我买了很大的不干胶,然后卖给同学们。他们很开心,都纷纷来我这里买。后来我发展了两个代理,我当时感觉很奇怪,很怕他们自己去这个事情,但是我这两个师兄从来没有想过做这个生意,天天帮我收集,我就很满意。那个时候我知道创业精神很难得,所以我挣了四十多块钱,他们没有,只是分了几块不干胶。这是我当时对创业精神粗浅的体会。当然,最后我做得越来越大,以至于每天没法上课,画表制表,最后被没收了。

 89年之后,我经历了第一次巨大的商业失败,我后来觉得初中的东西都有用的,初中之后学到的东西都没用了。好象觉得对人生的意义有限,但是没有办法,在中国的体制下,如果不埋头学习,全国人都觉得你是弱智。98年之后,我又活跃起来了。我发现了一个商业机会,我睡在宿舍里感觉特别吵,晚上睡不着。我想着怎么才能让自己睡得好,不那么吵。当时高校里没有耳塞,我四处寻找,最后终于找到一个卖耳塞的公司。找到了一家美国公司,我就联系到了这家公司,买了一批耳塞回来,八毛一个,五块的价格卖给了同学们。后来我发现自己卖有点儿辛苦,我雇佣了小卖铺,卖了一个分给他一块钱,后来发展了很多,用这个办法挣了不少钱。

 后来我发现在国际航班上不但有耳塞,还有眼罩,我又委托人加工了一批,这个生意挣了好几万。后来高校里有很多别人的发现,觉得这个很好,很多小卖铺自己批发眼罩和耳塞回来,把我挤跨了。因为我的管理半径没有那么大。这就说明第二个问题,我深深感觉到你创业要挣一点钱作为机会主义形式没有问题的,要长期挣钱,要有一个门槛,要不然有一个不断持续的创新能力。显然我也没有,很快我就被淘汰了。

 98年淘汰之后我又老实了三年,当时要考五道口,觉得很难考,每天学习。后来发现多考了很多分,白浪费了。考试就是这样,没考之前不全心全意,老是怕自己做得不够好。当我考上了之后,被人动员去卖空调,五道口是一个很自由的地方,可以经常旷课,只要在快考试之前,找到老师向他说,过去半年我都干了什么,我有什么理想,那你就考试,考过了就可以。非常自由的环境,我当时读书的时候,前两年上课,后年一年实习。当时期末考试的时候哭诉一番,然后考试,就通过了学业。

 我卖了一年半的空调,一分钱都没有挣到。这个过程里我后来也反思了,我觉得有两点在创业路上很深刻:第一不要做你缺乏相对竞争优势的行业,我感觉卖空调而言,我是缺乏竞争优势的。我和他们比,唯一能做得比他们勤奋一点,早起一点,晚睡一点,但这差异性不大。第二,要经营一个行业,不要有太多的应收帐,这是我后来创业路上非常深刻的教训。如果是在一个大量应收帐款的行业里创业,最后挣到钱的概率少很多。

 04年之后,我告诉自己,下一次创业必须做一个先把钱放到口袋里的事业,其实卖空调理论上挣了一些钱,但是很多应收帐款没有收回来。

 如果应收帐款是极大的行业,一定要慎重,很可能自己挣到虚幻的快乐,以为你挣了钱,其实是帐面的利润,没有挣到钱。

 一直等到04年,终于有一次机会开始挣钱,做了一个保荐人培训,这是非常有意思的活动。当时我有一个合作伙伴,是一个好朋友,他就和我一起商量,发现保荐人考试有两个挣钱的机会,第一,考过没考过差距很大,考过一年挣100万,没有考过一年挣10万,非常大的需求。第二,物质的事情有非常大的恐惧,我们做一个培训班,以专家的身份讲课,让这些人乖乖交钱,我们大胆的搞了一下。这个过程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帮了我们很大忙,我们决定做的时候觉得资力不够,和清华大学五道口合作,挣了好几十万,很开心。这个过程很长,每一个细节都是在我们未来商业过程中不断重演的,第一我们发现了市场需求,第二有一个好的合作伙伴,他后来和我一起创立了九鼎创投。第三,我们找了一个背书,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回想过去的时候,有很多偶然和必然,当时我在五道口合作培训的时候,我自己还在五道口。我和校长说,这个保荐人多有价值,他就帮助了我们。和我们会谈的时候,要做一个会谈,我就找了一个朋友,他长得非常老,我觉得一个人还不够,又找了一个大学师妹,他长得也比较成熟,还找了一个伙伴的弟弟,他们三个人在对面,伪装公司的高管,第二天要谈事,要准备名片,夜里一点印的名片。回想过去考试培训过程,每一个有冒险精神,拿着假名片,有创新精神,敢做新事情的人,最终这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个在这个过程没有创新精神的人,基本没有变。

 05年我买了一个咨询公司,发了一点财,差不多挣了一千万,经营了一段时间,又卖掉了。

 05年之后,我们开始思考投资,当时两个明确的判断,第一可能做培训,像俞敏洪,靠一张嘴,轻资产,把别人的钱放到自己的口袋,慢慢提供服务,不慌。第二,投资管理,别人的钱放到自己的口袋,同时是轻资产,让很少的人管理,我们想到的我们起码可以管几千万的规模,觉得很好。从05年至07年为投资做准备。07年的时候,我们创立了九鼎创投,开始了投资和投资管理历程。

 正式进入正题,第一,对于谈学习,首先我是一个学生,到现在依然在学习,我也教过几年书,我觉得对学习谈一些我的理解,还是有一些价值的。因为我问了一些创业者,本身还是学生。

 我对学习的理解,有一句话总结,始学于知识,悟道于实践。通常从书本开始的,是在实践中改善和改进你的观点和决定。

 第二,对于大学专业选择的看法转变,代表我对学习的看法。我当时说读金融,金融是一个投资的专业,轻松挣钱,任何人问我,我一直到研究生都是读金融。读了研究生之后,我发现金融有一点困难,设计的数学越来越多,我发现有点吃力。金融本质上还要把基本功学好,所以很多人问我学什么专业,我一般介绍读数学,如果不怕辛苦,理论物理也可以。我一直到研究生,给人建议都是这样。

 后来研究生毕业之后,我又工作创业,我发现我的观点又变了,我觉得算出来的过程,在现实中不是那么重要,因为你计算一个小数点的东西决定是否盈利,我觉得本身是不可靠的。人生把握一个模糊的正确就可以,现在有人问我学什么专业?我觉得什么都可以,只要上了大学,如果不认真勤奋,上不上也没有关系,这是我对选择学习什么专业好的基本认识。

 第三,就读书而言,读的书可能是无用的,或者说我觉得读的书绝大多数都是无用的,真正严格意义上有用的就是一个语文和算术,思想品德。其他的重要吗?虽然读的书没用,但是读书有用,学习读书过程中对人生是很有价值的。因为读书首先要学会耐得住寂寞,一个耐不住寂寞,不会自我管理的人很难有成就的。

 要读书,你得学会抓住重点,不能抓住重点,抓不住主要矛盾,考试成绩肯定好不了。

 读书的事情,如果涉及到考试的话,你还要有一点心理素质,如果心理老波动,考试肯定考不好。

 所以我觉得读书可能没用的,但是读书过程是有用的。所以一定要读书。

 学什么的问题?在这个世界上,我觉得是没有不变的,一切都是在变化,几乎没有什么是不变的。社会就是发展变化,我认为所有的变化都是表象,本质是不变的。今天的人,今天的中国人,包括今天的世界,和一千年前,甚至一百万年前,我觉得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人们形成的思维方式、人性都是不变的。人本质上还是蛋白质的形式,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那些学习对于你是很有价值的。

 如果看到一个问题的本质,其实你没有任何必要去关注现在的流行书,关注现在的新闻,看微博,我就不看微博,我也没有,基本不看新闻,甚至年度流行的书也不看,凡是时代的热点,都往往证明不可靠的。也绝对是不可持久的,真正持续发挥作用和本质的东西是几千年没有变的。所知道的只是人生几个简要的道理,了解他,信任他,知道这个规律就可以了,这是我对学习形式本质的问题。

 现在资讯太多了,很多人的微博一天估计有好几百条消息,你想想看到每条信息,过一年你觉得有价值吗?没有任何价值,对你的人生有帮助吗?没有任何帮助。

 我觉得我们看的大多数东西,连一时有用都说不上。最好抓住一个一生有用的东西,绝大多数我觉得连一时有用都没有抓住,都是无意义的,没有价值的。新浪上所有的新闻,过去一年的新闻都不重要,甚至都不看,这个社会还是按照这个规律在运行。

 我们喜欢什么样的人,我们不断的招人,不断应聘的过程中,我觉得什么样的学生学习之后,效果最好?我们有两个标准衡量一个人:第一,一贫如洗,胸有大致。如果是一贫如洗的人,好的学校毕业之后,肯定很强大。县城以下的教育是非常差的,如果非常差的地方考到非常好的学校,自我管理学习能力很强,除非他的性格上有重大的缺陷,不然这种人的学习能力都是很强的,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同时一个穷的人,渴望改变,这种人的学习能力、欲望对未来的企图心,都比普通人更强,所以我们喜欢一贫如洗的人,当然不够,需要有最长远的价值观,更持续长期的做一件事情。

 学不可以已,学习不可以停止的,持续学习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公司来了很多同事,我们在培训,让他们感觉培训价值也不是很大,当然培训价值不是很大,培训本来是没有意义的,只是大家在一起混几天,真正靠自学,全世界有学问的人,都是靠自学,自我学习和自我改变,永远都是第一位的。保证我们九鼎创投,从创业到今天,本身整个组织就是一个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否定过程。

 前不久福布斯杂志上面一篇文章,谈九鼎创投模式的破产,虽然过去挣了很多钱,必然破产。我觉得有一些正确,但我觉得不重要,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新的模式,创造一个新的模式,我们一定有能力否定一个模式,推翻一个模式,并且创造另外一个模式,只要这个组织是一个持续学习和改进的组织,人生如此,组织也如此,如果不在这种环境中生生不息的改变,一定会落后的,最终一定会被否定掉的。我想持续的学习和改变对于学习来说是第一位的。

 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一个投资人,我觉得其实还是一个创业者,因为我们的公司历史很短,我们也还很年轻,如果我们自己没有一个创业者的心态面对世界的话,我们一定会停止。一定会失败的。

 虽然在座各位都是有创业梦想的,但是一定要正确认识创业,如果轻率的创业,注定失败。如果创业是一个人生娱乐可以轻率的,如果知道创业的艰辛,知道困难,可能几万个人才会有人成功,你还是愿意选择他的话,我觉得可以选择创业这条道路。

 大家都在交流,不好找工作,就创业。我觉得怎么可能工作不好找就创业,工作是很好找的。如果一个工作都不好找的人去创业,完全是一个自我娱乐,开始的一两年被虚幻的创业快乐弥漫,最终把辛苦挣来的学费之外的钱通过创业模式又花了,价格高昂的自我娱乐。

 基本看法,只有少数人是适合创业的,这些人中间又只有少数的人是可以成功的,每一个人在确定是否创业的时候,一定要反复思考这个问题。如果在别的方面一再失败,创业一定不是你逃避现实失败的一个出口,一定不是。只有在别的地方一再成功的时候,还想放心的创业,你可能才可以成功。

 关于创业者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我昨天晚上做了很长时间的思考,到底那些因素是创业者最需要的?我总结了一下?未必也是非常全面的:

 第一,要有企图心,如果一个创业者没有非常强的企图心,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市场竞争是极其残酷的,华山一条路,很少有人全身而退活下来,如果没有把一件事情必定做成功的企图心,没有可能把创业精神做好的。

 第二,足够的好奇心,善于发现新事物,并且勇于改变他。

 第三,执行力,这条非常重要,想想过去人生中,想做的事情是否都到了?如果绝大多数都没有做到,我觉得不是特别适合创业。你想过去人生中,喜欢哪一个男生女生,一定找他,百折不挠的做了,不管成功失败,你有一点执行力,如果这个执行力没有不要轻易创业。

 第四,乐观主义,创业过程是无比艰难的,如果你没有一个乐观主义的精神,可能会失败。如果看到这瓶水,有人觉得糟糕被人喝了一半,有人觉得真好还剩半杯,后者可能比前者适合创业。我们九鼎创投创业的时候,就在楼下的地下室厕所旁边的一家屋子,我们开始的时候做了一年。如果没有一个乐观主义的精神支撑很难创业,会很痛苦。

 第五,责任感,一旦创业,会把很多社会关系资源集中起来,对他就有非常重要的责任。有时候我觉得创业是一条不归路,包括我自己,有一个机构想一百亿买下来我们公司,我想还有这么多人,怎么能卖掉?责任心,如果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创业很难持续下去的。

 关于创业者与企业家,我觉得企业家是比创业者更难做的。我见过很多人,不断的创业,企业不断的卖掉,甚至上市。但是我觉得他们不是真正的企业家。创业者与企业家是有差距的,企业家是有目的,有组织的系统创业者。在我看来,如果创业者的目标是把一个企业上市,或卖掉换大钱的话,满足了他原始的冲动,但是不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让这件事情不断持续改革不断创新,最终这个组织持续下去,超越他的生命,这才是企业家。我认为成为企业家比创业者更持续更难。

 09年我在物系开分公司的时候,那个朋友带我参观张謇纪念碑,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创业者和现代的民营企业家,我觉得每一个创业者,都值得好好的学习张謇的精神,大家想想清末状元,已经做到了四品官,最后开始创业。好象当了一个市委书记,开始创业。张謇是南通人,曾经是无锡读书,朋友把我带到这个碑文,当时给我人生非常大的出动,很长时间里,这段华都萦绕在我心理,直到今天一直激励我。

 张謇在一百年前说: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如果一个企业家做一生有意义的事,会超越你的生命。我们作为一个企业家,我们对社会的贡献持久性比不上廖理教授,对教育的影响深远,如果我们能够都致力于创建一个组织比我们生命更长这个过程会有人成功的,对社会不仅精神和物质都有贡献。

 我在最后一页,引用了一个比较清新的诗:我想前面谈的人生理想和创业都是很沉重的话题,我们用一个非常清新的散文诗来结束今天的谈话,他说:

 在多年以后,我将在某个地方,轻声叹息,在树林中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际罕见的道路,从此决定了我人生的道路,我觉得创业的道路就是这样,在你面前可能有一条可以看得见的,平坦的很多人走的道路,还有一条是荆棘丛生,至少是很难有人走的,但是你作为创业者,你一定要选择这条荆棘丛生的道路,一旦走向,但永远不能回头,谢谢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