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乔赫:编辑书评 | 《网金的魅惑:解码互联网金融》

(2014-09-24 20:47:53)
标签:

互联网金融

p2p

比特币

第三方支付

众筹

分类: 博主原创及被引用
乔赫:编辑书评 <wbr>| <wbr>《网金的魅惑:解码互联网金融》

   一场精彩纷呈的金融江湖争夺战、一部新锐灵动的中国网金史

20136月,余额宝以一夕之间蹿红国内大江南北的态势迅速跃入公众视野,不但让普通大众与高大上的金融业务来了把亲密接触,不断突破传统金融从业者的想象空间,更是掀起了国内互联网金融兴起和争夺的高潮大幕。在互联网金融热潮的带动下,一时间,似乎全民理财款都被转移到了各种宝里,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成为了一种时尚,高大上的电影也玩起了众筹,让草根民众也着实过了把金融投资的瘾,腾讯和阿里更是用打车大战的激烈拼杀抢夺着移动支付的高地,迫切地试图改变国人的传统货币支付方式……互联网金融似乎用各种几近瞠目的方式来印证着其传统金融搅局者和改革者的身份,公众们在这些颠覆的喧嚣中不管这“存款利率高,贷款利率低”这种矛盾的伪命题是如何能够实现的现实,狂热地期待着所谓“普惠”金融时代的到来,一向以金融大佬身份自居的银行也不得不走下神坛加入混战,P2P网贷公司更是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互联网金融热潮带动下的力量让无数互联网创业掘金者不计前路,纷纷前往……

时至今天,在互联网金融狂热“发烧”一周年后,这种热潮则正在渐趋退去,在其经历了一系列的闹腾与喧嚣后进入了一个相对平和的发展过渡期,虽然在线理财、移动支付、P2P等新兴金融模式仍在运营和发展,步调却不再像先前那样的混乱和浮躁,人们以为会看到的传统金融机构摧枯拉朽败倒的景象并没有出现,传统金融巨头与互联网金融新贵之间的争夺与较量更多的是走向了合作与共赢的道路。在这样一个相对平和稳健的发展点上,重新回头好好梳理这互联网金融过去一年里所发生的重大金融事件,理清其中头绪,给纷乱浮躁的互联网金融一周年做一下完整的分析和总结似乎显得格外重要和必要,而作为新锐经济学者的谢辉博士显然很好地承担了这一任务,在其所编写的《网金的魅惑:解码互联网金融》一书中用生动灵活的互联网金融案例为读者全面分析了P2P借贷、众筹、大数据等互联网金融热词的前世今生,跟踪记录了腾讯万亿市值的由来、京东的赴美上市、银行与互联网企业的争夺与联姻、央行的监管等互联网金融热门话题,揭开了腾讯、阿里的打车大战,雷军和董明珠的十亿赌局,“三马”联手卖保险等互联网金融热点事件背后的真相,重点全面分析和总结了国内互联网金融新贵与传统金额巨头们在互联网金融浪潮带动下各自的发展、应对和彼此之间的比拼争夺与合作共赢,为读者大众展现了一个内容丰富、新锐灵动的中国网金史。

同时,在这本精彩纷呈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争夺网金史中,作者似乎在告诉我们,在互联网时代下的金融江湖里,绝对不会出现能够一家独占的“绝世秘籍”,更没有打不败的绝世高手。所有的信息、渠道、模式等所谓的“金融独门秘籍”在互联网时代的一夕复制下都将变成大众读本,人人皆可拥有,金融巨无霸将只能成为一个传说。无论是狭路相逢的斗法,还是合纵连横的结盟,都是对市场的抢占;无论是口诛笔伐的垄断之争,还是五花八门的金融创新,都是对金融利润的追逐与争夺。所有的金融争霸者只有抢占先机、先声夺人、创新求变、亦或合纵连横,不断修炼,初出茅庐的剑客小子方有成为江湖新贵的可能,而早已成名的剑道高手大佬们方能久震江湖,威名不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