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人对联教子

(2011-02-04 15:34:13)
标签:

文化

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都重视以联教子,为后人留下了一副副家教妙联。

 

咬完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

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这是清代郑板桥写的一副家教对联。他教育子女精读一些好书,做新竹那样蓬勃向上、虚心而耿直的人。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

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这是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祠中的一副对联。其对子女“薄钱财而重德才”的教育思想可谓光耀于世。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这是清代教育家朱柏庐《朱子家训》中的一副对联,充分体现了他对儿女生活的关心和希望。

 

创业难,守业亦难,明知物力维艰,事事莫争虚体面;

居家易,治家不易,欲自我身作则,行行当立好楷模。

这是吴玉章撰写挂于堂上的一副教子对联。他教育子女要艰苦创业,勤俭持家,不可追求虚荣;做了长辈后要以身作则,成为后代效仿的楷模。

 

父母为先立好样;

子女随后争自强。

这是台湾亿万富翁王永庆教子的一副对联。父母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因此,父母应先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子女今后的成长。

 

由此可知,家教对联富含哲理,耐人寻味,是我国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