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方言词汇
(2014-07-19 23:48:48)
标签:
佛学方言太原普通话词儿 |
分类: 文史 |
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不光在语音方面,每一个地区的方言中,也有许多词儿是独特的,是普通话和其他地区的方言中所没有的。我们太原地区的方言中,就有这样一些词儿。这些词儿将随着普通话的强势普及而逐渐消失,不再被现在或今后的人们所使用和知晓。作为一个在太原方言的浸润中长大变老的老太原人,我整理了一些太原的方言词儿,与老太原们共同温习和探讨。
一、“呟”读(juǎn),
二、“荷”(he)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上有两个读音,读二声的时候 是名词,有“荷花”、“荷包”、“荷包蛋”、国名“荷兰”等意项;读四声的时候,一是作为形容词使用,组成的词有“负荷”和“荷重”;二是表示“背”或“扛”的及物动词,组成词有“荷锄”“荷枪实弹”等。这四声的第二个意项,是一个古时流传下来的用法,陶渊明的诗中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陆游的诗中有“五亩畦蔬地,秋来日荷锄。”现在普通话中“荷”的这个用法则出现的少了。但在我们太原的方言中,这个及物动词“荷”却被很好地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不过它不读四声,而读短促的入声。在老太原人的口中,这个“荷”不光有“背”和“扛”的意思,而是发展成只要用手拿什么东西,一律说成“荷”。农民下地劳动带锄锨镰镢等农具说“荷”自不待言,出门办事时口袋里装点钱也说是“荷上些钱”,叫别人把远处的什么东西往近移一下则说“你把啥啥给我荷过来”,夏天把麦粒弄到房顶上晾晒也说“把麦子荷到房顶上”,农妇从邻居家借了一把茶壶见了人往往说“我到某某家荷了把茶壶”……这个“荷”字广泛应用,说明我们太原的方言不但很古老,而且还是多么的文雅,一点儿也不俗,一点儿也不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