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原方言词汇

(2014-07-19 23:48:48)
标签:

佛学

方言

太原

普通话

词儿

分类: 文史

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不光在语音方面,每一个地区的方言中,也有许多词儿是独特的,是普通话和其他地区的方言中所没有的。我们太原地区的方言中,就有这样一些词儿。这些词儿将随着普通话的强势普及而逐渐消失,不再被现在或今后的人们所使用和知晓。作为一个在太原方言的浸润中长大变老的老太原人,我整理了一些太原的方言词儿,与老太原们共同温习和探讨。

一、“呟”读(juǎn,  在我们太原的土话中是骂人的意思,操太原方言的老太原人的口中是没有“骂”字的,但凡是普通话中用“骂”的地方,在太原老方言中都可以用“呟”代替。从手头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查不到“呟”字;找开电脑,在网上输入“呟”字,从360百科的网页上可以看到“呟”字有两个意项,1是很大很洪亮的声音,2是用粗语或恶意的话污辱人。所举的例子有《战国策.燕策》中的“箕踞以呟”和清全祖望《梅花岭记》中的“大呟而死”。都是出自古人笔下,都是与“骂”相同的意思。“骂”在汉语中何时代替了“呟”本人浅陋,不得而知,小时候“呟”人的时候被讲普通话的人斥为“老土”还脸红脖子粗。现在一查老底才知,我们方言的“呟”与普通话的“骂”相比,一点儿也不土,它也是有根底有来历的。我们不必为此而自惭形秽。

二、“荷”(he)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上有两个读音,读二声的时候 是名词,有“荷花”、“荷包”、“荷包蛋”、国名“荷兰”等意项;读四声的时候,一是作为形容词使用,组成的词有“负荷”和“荷重”;二是表示“背”或“扛”的及物动词,组成词有“荷锄”“荷枪实弹”等。这四声的第二个意项,是一个古时流传下来的用法,陶渊明的诗中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陆游的诗中有五亩畦蔬地,秋来日荷锄。”现在普通话中“荷”的这个用法则出现的少了。但在我们太原的方言中,这个及物动词“荷”却被很好地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不过它不读四声,而读短促的入声。在老太原人的口中,这个“荷”不光有“背”和“扛”的意思,而是发展成只要用手拿什么东西,一律说成“荷”。农民下地劳动带锄锨镰镢等农具说“荷”自不待言,出门办事时口袋里装点钱也说是“荷上些钱”,叫别人把远处的什么东西往近移一下则说“你把啥啥给我荷过来”,夏天把麦粒弄到房顶上晾晒也说“把麦子荷到房顶上”,农妇从邻居家借了一把茶壶见了人往往说“我到某某家荷了把茶壶”……这个“荷”字广泛应用,说明我们太原的方言不但很古老,而且还是多么的文雅,一点儿也不俗,一点儿也不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