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水云缘
水云缘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218
  • 关注人气: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得了心脏病能不能吃鸡蛋?

(2011-09-07 14:55:32)
标签:

健康

分类: 健康养生

鸡蛋原本是价廉物美的营养佳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却将它视为引起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等疾病的元凶,原因就是其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哈医大四院心内科副教授张明宇提醒心脏病患者,大可不必“谈蛋色变”——

得了心脏病能不能吃鸡蛋?

得了心脏病能不能吃鸡蛋?

 

由于缺乏全面介绍,不少心脏病人对鸡蛋产生恐惧:不吃鸡蛋,如果吃只吃蛋清,把蛋黄扔掉。但也有长寿者说,每天都要吃一个鸡蛋。到底应该怎么看待鸡蛋和胆固醇?其实,胆固醇并不是对人体完全有害的东西,概括地说,多了不好,少了不行,关键是如何吃!

一、鸡蛋能清除胆固醇
哈医大四院心内科副教授张明宇介绍,总胆固醇水平的高低并不能反映罹患心脏病的几率。胆固醇也并不都有害健康,也有好坏之分。
胆固醇并不单独存在于血管中,而是与脂类结合在一起的。与磷脂结合在一起的,被称为高密度脂蛋白,它能把血管壁上的胆固醇赶走,起着疏通血管的作用,是“好胆固醇”;另一种是低密度脂蛋白,也被称为“坏胆固醇”,它容易在血管壁上沉淀,造成动脉血管阻塞。一般冠心病病人,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比较高。
一个鸡蛋(大约50-60克)约含234毫克高密度脂蛋白,它具有清除血管壁上胆固醇的作用。
从营养学的观点来看,为了保证膳食平衡、满足机体需要,又不会营养过剩,一般情况下,中青年人,每天吃两个鸡蛋也无妨。

二、老年人一天一个为宜
食物中的胆固醇进入人体后,并不会马上变成血液中的胆固醇,还要经过一番消化和吸收。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体内的胆固醇有两条去路:一是每天通过肠道排出体外,二是通过肝脏遍布全身。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合成的胆固醇有自身调节功能:摄入食物的胆固醇多了,体内合成的数量就会减少;摄入食物中胆固醇少了,就会合成得多些。因此,一个代谢正常的人,摄入胆固醇的多少,影响不会太大,只要学会饮食的搭配与调剂即可。
但中老年人由于内分泌和血脂代谢能力降低,容易导致自身调节机能发生紊乱。另外,长期神经过度紧张、高血压、肥胖、遗传、活动量少等,也会使这种自身调节机能失调,这时,如果摄入食物中胆固醇多,就会使血脂中胆固醇增加,逐步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饮食中胆固醇的摄入就十分必要了。所以,老年人每天吃1个鸡蛋为宜,有心脏病的患者建议不要多于两个。

三、巧搭配可减少胆固醇合成与吸收
食物中的胆固醇含量不是千篇一律的。不同器官胆固醇的含量不同,蛋黄比蛋白高,鱼籽比鱼肉高,蟹黄比蟹肉高,乌鱼蛋比乌鱼肉高。部位不同,胆固醇含量也不一样,一般来讲机体活动部分的胆固醇含量较少,如牛羊肉的腿棒、蟹钳等,胆固醇含量相对较低。这样,可以经过选择,避用胆固醇多的食物。
此外,吃食物时要注意荤素搭配,不要单纯吃一种食物,应注意动物性食物,与含膳食纤维高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多的蔬菜、水果、豆、五谷杂粮等食物一起吃。这样既有利于胆固醇的排泄,又可减少胆固醇的合成与吸收。
就鸡蛋而言,它不宜在早晨空腹吃,那样容易很快吸收到肠,而应当与含纤维多的蔬菜一起吃。再如,蒜苗炒鸡蛋比清炒鸡蛋好,因为蒜苗纤维多,到了胃中可带动鸡蛋往下走,增加排泄,减少吸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