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天堂

标签:
旅游洛阳天堂 |
分类: 杂谈 |
洛阳天堂
天堂是隋唐洛阳城宫城内的一座重要宫殿,是武则天的礼佛堂。
文献记载:“初,明堂既成,太后命僧薛怀义作夹纻大像,其小指中犹容数十人,于明堂北构天堂以贮之。堂始构,为风所摧,更构之,日役万人,采木江岭,数年之间,所费以万亿计,府藏为之耗竭。”
天堂有多高?《资治通鉴》中给出了相对具体的描述:即天堂高五层,且第三层已经高于明堂。现有文献认为明堂的高度在90米左右,以此计算,天堂的高度至少应该在150米以上。
天堂内的佛像有多高?天堂内的佛像啥造型?史料没作具体描述。但据“其小指中犹容数十人”,我们可以想象这尊佛像的高度非同寻常,估计至少是龙门卢舍那大佛的好几倍吧。
遗憾的是,公元695年,失宠的薛怀义放了一把火,将这座能与如今摩天大楼比肩的巍峨建筑付之一炬,从建成到烧毁,它的寿命仅有可怜的7年。
天堂遗址的发现
天堂的遗址在哪里?它就在明堂遗址西北方向约150米处。1977年,为配合城市基本建设,当时的洛阳博物馆(后分为洛阳博物馆、洛阳古代艺术馆和洛阳市文物工作队3家)在定鼎路以东、唐宫路以南的区域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一处大型圆形建筑基础遗址。该建筑基础直径11米,青石垒砌,里外两圈。所用青石厚度在1米左右,长1米~2米不等,宽0.7米左右。
考古工作人员随后在其周边还发现了多处从隋末到宋代不同时期的宫殿建筑基址以及以圆形建筑遗址为中心的多层圆形柱网。看看这些,我们不难想象当年矗立于此处的建筑有多么宏伟。
天堂遗址发掘
天堂遗址位于明堂遗址西北155米,处于宫城轴线区域西侧,
是一处方形台基上有五重圆形承重基础的建筑基址,形制非常独特,是武则天命薛怀义主持建造的用以贮佛像的佛堂建筑。
天堂遗址遗迹可分为五期,其中第一(隋至初唐)、第三(中晚唐)、第四期(唐末五代)、第五期(北宋)遗迹由东西步廊、东西向水渠和隔墙,仅第二期(武周时期)为大型建筑基址天堂遗址。
天堂基址仅存台基基础,其东面与宫城西步廊相连,北面与东西向步廊房相接,西面有砖铺散水并有宽4.33米的东西向步廊与其他建筑相连。台基略呈方形,南北宽77.7米,东西宽69.15米。台基中心为石砌圆形坑,其外有两周柱础石、一周夯土基础和一周碎石块建筑基础。柱础石两圈,内圈础石12个,外圈础石20个,础石为四块青石拼合而成,并为由一层夯土、一层础石层层叠加而成。夯土基础一周宽5.35米,直接打在生土之上。碎石基础一周,为由残石块组成的圈形带状建筑基础,宽约0.5米。
水渠:呈东西走向,以砖和石块由白灰黏砌而成。在台基北侧曲折以环绕台基北部。水渠宽约2米,北折部分南北长约15米,台基北侧部分东西长约63米。
今日洛阳的天堂
天堂,即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礼佛堂,其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内,是武则天命薛怀义负责主持修建的皇宫内礼佛的重要场所。武则天当政时期所建的明堂、天堂,是东都洛阳宫城内最高大的两个建筑,它们一改皇宫中轴线主殿为单层的传统,使洛阳宫城殿宇的立体轮廓和风貌气势显得更加辉煌壮丽。
2013年4月14日,以武则天的礼佛堂为原型而建造的新“天堂”正式对外开放接待游人。新“天堂”建于原天堂遗址之上,并非历史上天堂的原样复原,而是一座保护展示性高塔建筑。天堂也是徐克导演的电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的通天浮屠的原型所在地。
130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登基称帝,改唐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她在贯穿南北的中轴线上,修建了明堂、天堂、天枢等建筑,构成了一条最壮丽的天际线,使隋唐洛阳宫城殿宇的立体轮廓和风貌气势显得更加辉煌壮丽。
洛阳明堂天堂景区修建在当年的隋唐宫城区遗址之上,这里是女皇武则天在神都洛阳的政治权利中心。景区主要包含了明堂、天堂两座建筑。明堂是武则天执政的皇宫正殿,又称“万象神宫”;天堂是武则天的皇家礼佛堂,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高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