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丹经与访师略析
(2012-02-19 08:31:07)
标签:
道卢理湘内丹人体生命文化 |
分类: 丹道修炼 |
读丹经与访师略析
卢理湘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无言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三,“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一、如蝇钻窗然
有志之士由是生出访道之志,“访道复寻真,优游四海滨。外多含忍辱,内省任邅迍。为厌人间事,忻逢紫府宾。一言亲点化,玉洞碧桃春。”学士出外访道,有两种情况,及真访道与假访道。王重阳祖师说:“凡游历之道有二
:一者看山水明秀,花木之红翠。或玩州府之繁华,或赏寺观之楼阁,或寻朋友以纵意,或为衣食而留心。如此之人,虽然万里之途,劳形费力,遍览天下之景,心乱气衰,此乃虚云游之人。二者参寻性命,求问妙玄。登巇崄之高山,访名师之不倦
;度喧轰之运水,问道无厌。若一句相投,便有圆光内发。了生死之大事,作全真之丈夫。如此之人,乃真云游也。”祖师要求明白访道之目的,在于参究性命,求师学道。
二、拔开云雾见青天
唐代高僧永嘉玄觉“从来蹭蹬觉虚行,多年枉作风尘客”,
如此“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参禅”,终于遇到了禅宗六祖慧能,拜得明师后,感慨系之,“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关”。
学士得明师传授后,自会拔开云雾见青天,通晓万卷丹经,“得师真诀后,贯通万卷书”
。性命双修之道“言语不通非眷属,功夫不到不方圆”。
明师是过来人,自会将丹道隐语解释明白,以释学士之惑。修道如登山,需知“要知上山路,需问下来人”。
三、只寻身内药,不用捡丹书
四、金液交结,圣胎圆融,著书度人,延续道脉
石泰祖师“金液交结,圣胎圆成” 后,“作《还源篇》八十一章,五言四句,以授晚学,早悟真筌。”祖师道成后著书,寿金丹一脉,道炁得以长存!后贤得以有修道之指针,并将祖师之书收入《道藏》。
《道藏》者,中华道学之源,后世子孙之精神食粮,吾辈修行之指南。今之“理性之士” ,如非成就者,其文只能求一世之名,而不可为万世法。对于仙学探讨之文,参考可以,入藏不行。如迷以传迷,则为以盲指盲。如经不起历史和人民检验,或不符丹道原旨,或实践失败,以一人之言看待,不可入《道藏》。此为吾教结集《道藏》之原则,万世之下,不可违背。古之伪邪之道多矣,然至今,独祖师之文闪耀着灼灼光辉,“犹如昊日丽青天”。 没得诀,无真功而求一世名利之士,盖棺定论,误己误人,“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陈泥丸祖师“依前云水游四海,冷眼看有谁堪传。炷香问道仍下风,勘辨邪正知愚贤。”
此为祖师延续道脉,度人之举。白玉蟾祖师回忆说:“贤哉翠虚翁,一见便怜我……渠言只此是金丹,万卷经总是闲。”祖师道成,必以此性命双修之诀传于走遍天下求道之大志士,以延续中华道学之旨。
张伯端祖师云:“伯端向己酉岁于成都遇师,授以丹法,自后三传非人,三遭祸患,皆不愈两旬,近忆师之所戒云:‘异日有与汝解缰脱锁者,当宜授之,余皆不许。’尔后欲解名籍,而患此道人不知信,遂撰此《悟真篇》,叙丹法本末。既出,而求学者凑然而来,观其意勤,心不忍拒,乃择而授之。然所授者,皆非有巨势强力能持危拯溺、慷慨特达、能仁明道之士。初再罹祸患,心犹未知,竟至于三,乃省前过。故知大丹之法至简至易,虽愚昧小人得而行之,则立超圣地,是以天意秘惜,不许轻传于匪人也。而伯端不遵师语,屡泄天机,以其有身,故每膺谴患,此天之深戒如此之神且速;敢不恐惧克责。自今以往,当钳口结舌,虽鼎镬居前,刀剑加项,亦无复敢言矣。”
陈泥丸祖师云:“岂得无祸福于传授贤否之间乎?”
张三丰祖师《参禅歌》云:“玄机妙,非等闲,妄泄天机罪如山。”
吾师云:“万两黄金不卖道,捧来送给有缘人。”
此为明师者戒!明师要识人,必使贤才得之,勿传奸佞小人。
学士访道,须谦恭。一看师之身体是否雄壮,真正的明师不生病,绝非生病住院之人,行走轻快如飞,会下手采药则身体轻灵。陈泥丸祖师《大道歌》云:“还丹入口身自轻,能消久病去妖精”;二看师之言语是否与丹经相合,学士应以历代祖师之丹经作为试金石,“古今道由一,对谈吐所谋”;三看自己之实修,境界是否与丹经相一致,能否真正实饮长生酒,身体是否日渐雄壮,宿疾普消。此三看,学士要明白。寻访明师,岂容易哉! 没得真诀,性命无着落,阎王要你三更死,不可留人到五更。学士岂不为自己生死大事,多辨师之真伪哉!明师已参透生死,难道会要人供养吗?稀罕的是学士之道心,走遍天下之坚毅意志!
《赠白龙洞刘道人歌》曰:“此个事,世间稀,不是等闲人得知。夙世若无仙骨分,容易如何得遇之?得遇之,宜便炼,都缘光景急如箭。要取鱼时须结罾,莫只临渊空叹羡。”
最后,以《悟真》自述张伯端祖师之事迹作为访道之总结。“仆以至人未遇,口诀难逢,遂至寝食不安,精神憔悴。虽询求遍于海岳,诸益尽于贤愚,皆莫能通晓真宗,开照心腑。后至熙宁己酉岁,因随龙图陆公入成都,以夙志不回,初诚愈恪,遂感真人,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其言甚简,其要不繁,可谓指流知源,语一悟百,雾开日莹,尘尽鉴明,校之仙经,若合符契。因谓世之学仙者,十有八九;而达其真要者,未闻一二。 ”
学士欣逢盛世,正是修道、成道之时,“如今修炼正当节,莫使悠悠岁月长”!“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愿天下学士访得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