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现今可考最早关心死亡问题的思想家。他在《大宗师》里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在《齐物论》里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在《至乐》里说:“生者,尘垢也,死生为昼夜。”在《知北游》里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
庄子有句名言:“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他在《德充符》里说:“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他在《大宗师》里说:“且夫德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其出不诉,其入不距;倏然而往,倏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最能说明庄子对待死亡态度的,应该他妻子死了他却鼓盆而歌的故事。他说妻子本来没有生命的,不但没有生命也没有形体,不但没有形体也没有气息。在若有若无之间,变而成气,气变而成形,形变而成生命。生死象四季运行一样。现在她安安静静地躺在天地这个大房间里了,我还哭,就是不明白生死的道理了。冯友兰说,庄子是“以理节情”。总之,庄子对待一切的态度是以理智的方式搞清它们并排除它们,置之度外,使自己的心灵不受干扰。他把这种功夫称为“心斋”、“坐忘”。他说:“死生亦大矣,而无变乎己,况爵禄乎?”“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庄子有句名言:“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他在《德充符》里说:“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他在《大宗师》里说:“且夫德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其出不诉,其入不距;倏然而往,倏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最能说明庄子对待死亡态度的,应该他妻子死了他却鼓盆而歌的故事。他说妻子本来没有生命的,不但没有生命也没有形体,不但没有形体也没有气息。在若有若无之间,变而成气,气变而成形,形变而成生命。生死象四季运行一样。现在她安安静静地躺在天地这个大房间里了,我还哭,就是不明白生死的道理了。冯友兰说,庄子是“以理节情”。总之,庄子对待一切的态度是以理智的方式搞清它们并排除它们,置之度外,使自己的心灵不受干扰。他把这种功夫称为“心斋”、“坐忘”。他说:“死生亦大矣,而无变乎己,况爵禄乎?”“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