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读名著】《妻妾成群》读后感

标签:
原创读后感妻妾成群苏童中篇小说文化 |
分类: 阅读人生 |
【悠悠读名著】《妻妾成群》读后感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文/jydfy
http://s2/middle/5615105cgbe3245307031&690
http://s4/middle/5615105cgbe32460a4203&690
悠悠没有看过刘晓庆主演的电视剧《女人何苦为难女人》,然而,女人为难女人的故事却是层出不穷、屡试不爽。苏童的中篇小说《妻妾成群》也应该可以用这句话来概括。
故事从一顶小轿将十九岁的颂莲抬成陈府成为五十出头的陈佐千老爷的四姨太太开始,着重描写了四姨太太颂莲与大太太毓如、二姨太太卓云、三姨太太梅珊以及颂莲的丫头雁儿之间,勾心斗角、尔诈我虞的一场生死之斗。
真如陈佐千的大儿子飞浦对颂莲所说:“陈家世代男人都好女色。”好色的陈佐千原本已有三位太太。却又将刚满十九岁的大学生(大学一年级)颂莲娶为四姨太太。对此,陈佐千曾经大言不惭地对颂莲作过如下表白:“有钱人有了钱还要女人,要也要不够。”说这句话的陈佐迁虽然是封建时代的“有钱人”,然而,他的这句话却真正的是“萧规曹随”,被一代又一代的“有钱人”有意无意地、明里暗底地奉为金科玉律。
当然,悠悠并非认同“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之叹!社会之发展总会呈现不同的方面。社会之进步,就像河水之流向大海,一路之上,难免有一些小股之水半途而废,或被烈日摄去遥远之天空,或被大地重回深邃之地壳。丑陋的、黑暗的毕竟居少数,美好的、阳光的毕竟占多数。只是人们总喜欢对丑陋之事津津乐道,对美好之情视而不见。所谓,坏事传千里,好事不出门。此现象亘古不变。
亘古不变的似乎还有“女人为难女人”。
颂莲是由于父亲经营的茶厂倒闭,家庭破产,父亲自杀,就被迫辍学回家,继母就让她做一道选择题:做工和嫁人。她淡然地回答说:当然嫁人。“继母又问,你想嫁一般人家还是有钱人家?颂莲说,当然有钱人家,这还用问?继母说,那不一样,去有钱人家是做小。……名份是委屈了点。颂莲冷笑了一声,名份是什么?名份是我这样人考虑的吗?”
对于颂莲的这种心态,陈佐千有过一句十分精辟的话:“女人都想跟有钱人”。此话可谓一语中的,入木三分。正是由于陈佐千看透了颂莲这样的女人的心态,才使他有恃无恐,为所欲为。在他的眼里,女人就是自己的玩物而已,是“婊子”;也正是由于颂莲这样的女人,心灵被金钱所扭曲,才使她们心甘情愿、低声下气地献媚取宠,变得令人为之几分可怜而又十分的可悲!
可悲的还远不至这些。
当颂莲进入陈府之后,就尤如一只公鸡被放入了斗鸡场,身不由己地参与到由一群女人自导自演的、你死我活的残忍争斗之中。
颂莲斗丫头雁儿。雁儿由于陈佐千在她的“乳房上摸了一把”,就靠“那一把壮自己的胆”,暗地里用针刺写着颂莲名字的布人,并将画着颂莲形象的草纸扔到马桶里,诅咒颂莲不得好死。所有这些被颂莲发现后,就逼着雁儿从马桶里将草纸捞上来吃不去,最终雁儿因此得病而亡。
小说没有正面剖析雁儿恨颂莲的原因。但是,悠悠觉得,小说在最后实际上已十分明显地提示了雁儿痛恨并诅咒颂莲的“规律性”原因,一种女人的规律性。
小说结局时,三姨太太梅珊因与医生私姘被二姨太太卓云发现,并成功捉奷后,就被陈佐千投入废井而死(那口废井吞噬了陈家多位所谓有奷情的女人)。四姨太太颂莲因发现陈佐千的这件罪恶之事,被逼而疯。第二年,陈佐千又把五姨太太文竹抬进了家。
由此可见,陈佐千对女人真得是“要也要不够”。也许就是基于对陈佐千这种“要也要不够”的判断,雁儿或许正做着一个由于“那一把”,而在某一天的早上被陈佐千上升为姨太太的梦想。然而,颂莲的进来,或许正好搅了她的这个“春梦”,才使得她对颂莲如此憎恨。
从心底里多少还保持着大学生的清纯的颂莲,因为没能满足日趋衰老的陈佐千的那个像“一条狗”一样的肮脏的要求,最终被陈佐千抛弃。
小说的结局是凄惨的。雁儿死了,梅珊也死了,颂莲更是被逼而疯。经过一场你死我活的激烈争斗,惨烈的厮杀声仿佛已渐行渐远。大太太毓如似乎又可以静下心来诵经念佛了,二姨太太卓云似乎又可以骄傲地生活下去了。然而,五姨太太文竹的进来,谁又能知道,这场厮杀会不会像当今的电视剧一样,又连续下去呢?!
悠悠认为,五姨太太文竹的出现,让小说着实地产生了一股意味深长、余音绕梁的感觉。
无疑,几个女人之间的争斗是残酷的!其结局是让人心寒而又心痛的!她们为了生存,总认为只有将别人永远踩在脚下,自己才能成为人上之人。孰不知,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你争我斗的结局,只能是让陈佐千之流坐收渔翁之利。且不可叹,可悲!
由此及彼。读罢小说,又让悠悠想到如今之职场,办公室似乎也隐隐地涌动着陈府家的那股暗流,互相倾扎,背后使招、献媚邀宠之丑陋伎俩,是否时有耳闻?小说所涉及的故事在哪个年代,小说并没有清楚交代,然而,可以肯定是在封建时代,与当今社会相去甚远。小说写作的年代倒是很清楚,上世纪九十年代,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悠悠但愿小说始终不离不弃的陈府那口废井能时时地警示着如今的人们!
2012年4月21日星期六夜半之时
http://s5/middle/5615105cgbe324b00f1a4&690
http://s2/middle/5615105cg796b6e303aa1&690
http://s14/middle/5615105cgbe324e77e6cd&690
图片来自百度搜索,表示真诚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