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中行字应当断在前一句

(2021-04-22 22:20:18)
标签:

孟子

分类: 孟子辨讹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摘自《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通行的译文【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我的修正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为【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到这样的人身上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身体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的身体、行动陷于困顿、窘迫,颠倒、错乱他的所作所为,这样这人才能内心不平静,并且忍住躁性,去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原因一:空,没有。乏,不足。不一定只指财物上的缺乏,仅仅指贫困,而可以延伸到行动上受到节制,陷于困顿。

原因二:音韵上更顺畅。从“苦其心志”开始是三句四字,然后“空乏”的两句五字,最后是两句六字。以前误读的人可能错在以为“苦其心志”开始的三句是四字,所以这句也是四字。

原因三:“拂”是提手,明显是一个动词,颠倒,完全弄乱。我赞同“无语翘楚”的观点,它和乱字是同义连用,比“扰乱”之意还要重一些,古人的这“拂”字用得出神入化,想像大手一挥把一切东西都扫乱的样子吧J。而“行”字单独出现在这个“拂乱”前费解。也有解法是“行拂”单独断开,确乎如“无语翘楚”所言,对“行”重复了,而且音韵上唐突地冒出一个两字的句子,不妥。

“动心”我译为“内心不平静”,原因是孟子坚决反对告子的“正心”,指平定自己的心,让心完满无缺的状态。详情请见我的关于“气‘行而不慊于心’,则馁矣”的文章。

下面引用“无语翘楚”的文章,这是我在写此文时搜索到的,他也将“行”挪到了前一句,只是我不认同他把“行”理解为“品行”,也不认可这位将要担当天下大任的人可以有“品行(德行)上的缺乏”。

【百度“无语翘楚”写于2016-11-12 

“行拂乱其所为”书上解释为“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颠倒错乱”,很明显将本句读为“行拂、乱其所为”,“行”理解为“行为”,而下文的“所为”也是指所做的事,此处语义仍有重复。

‘行”本义指“道路:,引申义有很多,如“行走、离开、运行、使用、动作行为”等,读作"xìng’时,应理解为“品行”。如《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修身洁行数十年”;《史记·屈原列传》:“其行廉,故死而不容”;《三国志·吴书·吴主传》:“陆逊陈其素行”。“拂”、“乱”,也指违背、扰乱,亦应理解为同义词连用。此处若断为“空(kòng)乏其身行(xìng),拂乱其所为”,则可理解为“使他自身的品行(德行)缺乏,使他的行为不顺,颠倒错乱”。这样解释,从上下文和语义上都讲得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