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日报》发表青海地质诗人杜连义遗作3首

标签:
甘建华西部之西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
分类: 名家笔下的柴达木 |
青藏大荒
倾圮的古边墙被风抚慰
静卧如睡倒之黄龙
说是草丛里可偶拾绿锈盈盈的箭簇
说是黄土中可挖得三两枚汉代五铢
说是雨夜时分尚可听闻马嘶人吼
历史的册页很沉重,很沉重地
被装订在第四纪地层之中……
向大荒挑战的垦荒者
直觉有一种骄傲可以渲泄
——在追赶半轮夕阳的脚步声里
青海珍珠盐
几粒珍珠
几粒晶莹而浑圆的珍珠
在我的掌心里歌唱
是轻柔而又透明的
音符
拨动着我的心弦
增添着我的向往
拈一颗放进嘴里吧
把咸咸的柴达木
我的心呯然而动了
更加迷恋盆地的故事
更加思念那神奇的一方
我多么想亲手去打开
昆仑山和祁连山
这两片贝壳
将那颗巨大的珍珠摘到手上
唐古拉夜归者
夕阳的红烛燃尽
乌云的猛兽在天空撕咬
阴鸷的唐古拉山
披起一件厚厚的黑大氅
夜归者
双脚不再犹豫
尽管望不见帐篷灯火
那一双双款款温温的眸子
咀嚼着孤独与寂寞
五千米雪原上
默默写下一行长句
没有标点没有润饰
却好狂傲
好潇洒
能寄给远方的她吗?
去和家乡那幽长幽长的小路
一起吟哦
杜连义(1947-2018),北京市人。1968年高中毕业赴青海支边,在青海省地矿局工作二十余年。1972年7月,与“帐篷诗人”常江在《解放日报》合作发表长诗《庐山颂》而名噪一时。197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曾任《青海地质报》副主编、《山野文学》编辑、《中国改革报》社会新闻部主任,编审。
生前系青海省文联委员,青海省作协理事,北京市作协会员,中国地质作协理事。
出版纪实文学集《未塑的雕像》《杜连义西部报告文学选集》及诗集《潇洒的西部》,著有散文集《麝香青海》《翡翠巴黎》,主编撰写《青海地质矿产志》《黄金盆地柴达木》《踏遍昆仑》等,多次获得省部级优秀作品奖。
长篇小说《昆仑瑶池》先是在新浪读书频道独家连载,2015年由巴黎友丰出版社(Paris Editions You Feng)出版,被纳入中国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CBI Project(China Book International)。 (甘建华编选)